游客
题文

公元1050年江浙一带发生严重饥荒,时任杭州地方官的范仲淹一方面发放政府府库中的存粮赈济饥民;另一方面修官道、仓库等;还在民间搞赛龙舟等活动。范仲淹的做法,使杭州率先在江浙地区摆脱饥荒。范仲淹的做法与下列观点类似的是

A.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
B.供给学派的新自由主义
C.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
D.凯恩斯的凯恩斯主义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针对中小学办学中存在的偏离国家课程计划、片面追求升学指标、学生在校集中学习时间过长等问题,2009年6月江苏省教育厅颁布了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五严”规定。这表明

A.制度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B.理论创新决定实践创新
C.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碘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但“一刀切”补碘会使有些人摄碘过量。作为非缺碘地区,上海市场增售无碘盐,市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调节摄碘量。材料体现的哲理有
①做事情要把握度②看问题要力求全面③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④做事情要突出重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抗生素的发明和使用使病菌一度不再是人类的致命威胁,但是,在人类使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同时,病菌的耐药性也在增强。由于滥用抗生素,出现了目前难以控制的“超级病菌”。上述事实表明
①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③事物始终处于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④事物经过辩证的否定实现了向自身的回归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孙武曾率军三万打败楚国二十万大军,并在战争中撰写《孙子兵法》。孙武著兵法说明实践是

A.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B.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C.检验真理的标准 D.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多年来,小岗村在致富路上苦苦探索,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脱贫致富之路。这说明①奔向富裕的道路尽管曲折但总是有规律可循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不断创造致富经验和规律
③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升人们对致富规律的认识
④致富道路因时因地而变,没有必然的规律可循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