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王维的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1)、对上面两首诗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问边:到边疆去问候。
B.征蓬:飘飞的蓬草,比喻飘泊的旅人。
C.孤烟:远处独起的炊烟。
D.胜事:美好的事情。
(2)、对上面两首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王维早年的边塞诗写得粗狂豪放,和他晚年清丽飘逸的山水田园诗迥然不同。《使至塞上》是他边塞诗中的力作。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其写景壮观,气势流畅,被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C.“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既具体描绘诗人悠闲放任之乐趣,更突出了“偶然”二字。诗句中的“偶然”二字贯穿上下,成为此次出游的一个特色。
D、《终南别业》一诗在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的同时,也表现了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
(3)、《终南别业》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两句诗的意思是:
。
阅读晏殊的《采桑子》完成小题。
采桑子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这首词从创作风格上看,属于宋词中的派。“好梦频惊”是全词
的点睛之笔,在下阙中,“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古诗文阅读。
(一)新柳
杨万里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诗中的“新柳”有什么特点?
“水中柳影引他长”中的“引”字有什么妙处?
阅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完成第7题。(6分)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情感。(1分)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中的 “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3分)
古诗词阅读
丰乐亭游春三首(其一)【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请用散文化的优美语言描绘开头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丰乐亭游春》描写的是什么时节丰乐亭周围的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的末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测试题
卜算子咏梅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卜算子”是_________名,“咏梅”是词的_________。词的前两句,是______________。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的意思是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这首词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A.头两句叙述季节的变化,交代梅花开放的背景。“风雨”是指暮春的风雨,“飞雪”是指冬天的飞雪,它们象征着政治形势的变化。 |
B.“已是悬崖百丈冰”是以对比的手法突出梅花开放的难能可贵。“俏”字用得传神,它既能表现梅花的俏丽,又能象征革命者面对困难坚强不屈的情操。 |
C.“俏也不争春”是写梅只报春,而不想争占春光,表现梅花谦虚的品质。“山花烂漫”“她在丛中笑”,是用衬托和拟人的手法,表现梅花崇高的精神境界。 |
D.词上阕着重写梅花傲寒开放,下阕着重写梅花的精神品格,由外而内地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品格高洁的动人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