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巴陵胜状 ( )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4)是进亦忧 ( )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2)微斯人,吾谁与归?下列词语中“去”字与“去国怀乡”中“去”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乃记之而去 | B.去伪存真 | C.停数日,辞去 | D.去留两便 |
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
下面一则链接材料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什么联系?各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链接】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⑴天下独绝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负势竞上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互相轩邈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泉水激石____________________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章第二段是从哪两个方面突出富春江之水的特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通过描写山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试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学而时习之:(2)可以为师矣:
(3)择其善者而从之:(4)思而不学则殆:翻译句子。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以上几则语录选自《论语》。《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合称“四书”
为什么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结合你的学习生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文言文阅读。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日:“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解释加点的字。
①齐之习 辞者也()②何坐()③非所与熙()④寡人反取病焉()翻译句子。
①齐人固善盗乎?
②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③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请根据选文,概括相关情节并依次填入A、B两处。
A ---楚王当堂羞辱 --- B ---楚王自取其辱有人说楚王的羞辱是针对晏子,也有人说是针对齐国的。请结合具体语句谈谈你的理解。
文章展示了高度的语言艺术。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晏子的语言艺术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题
鲍君
昔有人设罝以捕獐,得而未觉。有行人窃取之,犹念不仁,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本主来,于罝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不敢持归。于是置屋立庙,号为鲍君。后多奉之者,病或有偶愈者,谓有神。积七八年,鲍鱼主过庙下,问其故,人具为说。乃曰:“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于是乃息。
(补充注释: 罝:泛指捕鸟兽的网.)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去
(2)问其故故
(3)怪之以为神,不敢持归持
(4)乃曰:“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乃找出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 有行人窃取之
A.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
B.故时有物外之趣 |
C.至之市 |
D.心之所向 |
翻译句子。
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刘平,字公子,楚郡彭城人也。王莽时为郡吏,政教① 大行。其后每属县有剧贼,辄令平守之,所至皆理,由是一郡称其能。
更始时,天下乱,平弟仲为贼所杀。其后贼复忽然而至,平扶侍其母,奔走逃难。仲遗腹女始一岁,平抱仲女而弃其子。母欲还取之,平不听,曰:“力不能两活,仲不可以绝类。”遂去不顾,与母俱匿野泽中。平朝出求食,逢恶贼,将亨②之,平叩头曰:“今旦为老母求菜,老母待旷为命,愿得先归,食母毕,还就死。”因涕泣。贼见其至诚,哀而遣之。平还,既食母迄,因白曰:“属③与贼期,义不可欺。”遂还诣贼。众皆大惊,相谓曰:“常闻烈士,乃今见之,子去矣,吾不忍食子。”于是得全。
建武初,平狄将军庞萌反于彭城,攻败郡守孙萌。平时复为郡吏,冒白刃伏萌身上,被七创,困顿不知所为,号泣请曰:“愿以身代府君。”贼乃敛兵止,曰:“此义士也,勿杀。”遂解去。萌伤甚气绝,有顷苏④。渴求饮,平倾其创血以饮之。后数日,萌竟死,平乃裹创,扶送萌丧,至其本县。
【注】①政教:政令规章等。②享:同“烹”,煮.③属:刚才。④苏:苏醒。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平 弟 仲 为 贼 所 杀冒 白 刃 伏 萌 身 上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母欲还取之()②食母毕 ()
③贼乃敛兵止 ()④萌伤甚气绝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①所至皆理,由是一郡称其能。
②遂去不顾,与母俱匿野泽中。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写贼人的反应,用意何在?
你认为刘平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述(从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①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