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兴趣小组拟用组织培养繁殖一种名贵花卉,其技术路线为“取材→消毒→愈伤组织培养→出芽→生根→移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消毒的原则是既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减少消毒剂对细胞的伤害 |
B.在愈伤组织培培养中加入细胞融合的诱导剂,可获得染色体加倍的细胞 |
C.出芽是细胞再分化的结果,受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调控 |
D.生根时,培养基通常应含 α—萘乙酸等生长素类调节剂 |
冬虫夏草是一种名贵的中药。当蝙蝠蛾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时,被虫草属真菌侵入体内,菌丝逐渐充满虫体内部而变为菌核,虫体内部组织被破坏,仅残留表皮;至夏季,菌核萌发,由幼虫头、口部长出子座,形似直立的小草。这种真菌与幼虫的关系为()
A.共生 B.寄生 C.竞争 D.捕食
下列实例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A.一片草地上蝗虫的全部幼虫和成虫 |
B.一块朽木上的蘑菇、木耳等全部真菌 |
C.一棵枯树和其上的苔鲜、真菌、昆虫、蜗牛等 |
D.一块水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水生昆虫及细菌等全部生物 |
下图所示为一个鼠群迁入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后的生长曲线。试分析在曲线中哪段表示食物最可能成为鼠群繁殖速度的限制因素( )
A.EF段 | B.DE段 | C.BD殷 | D.CB段 |
下图表示酒精发酵过程中接种后发酵罐内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关于该曲线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0~t1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
B.t1时,微生物的生长处于对数期 |
C.若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t1时种群的数量约为N/2 |
D.t1~t2时间内,种群的个体数量开始下降 |
图为曾经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喷洒DDT进行农药防治和引入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害虫过程中,害虫种群密度消长情况示意图(经济阈值是指害虫种群密度影响农业系统经济效益的最低值)。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一般认为害虫防治主要是控制其种群大小而不是彻底消灭害虫
B.A点开始进行生物防治,E点开始进行农药防治
C.图中必须进行害虫防治的时间为A.D、E
D.生物防治可利用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或寄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