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己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B.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 |
C.乙烯使溴水褪色 |
D.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 |
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浓硫酸滴到蔗糖 |
固体变黑膨胀 |
浓硫酸有吸水性、强氧化性 |
B |
常温下将Al片放入浓硝酸 |
无明显变化 |
Al与浓硝酸不反应 |
C |
SO2通入溴水 |
橙色褪去 |
SO2具有还原性 |
D |
燃烧木条伸入无色无味气体 |
火焰熄灭 |
气体一定是CO2 |
已知Ba(AlO2)2可溶于水。下图表示的是向A1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时,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y与加入Ba(OH)2的物质的量x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b时:n[A1(OH)3]>n(BaSO4) |
B.c—d时:n(AlO2-)<n(Ba2+) |
C.a—d时:n(BaSO4)可能小于n[A1(OH)3] |
D.d—e时:n(Ba2+)可能等于n(OH-) |
某溶液可能含有Cl—、SO42—、CO32—、NH4+、Fe3+、Al3+和K+。取该溶液100mL,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得到0.02mol气体,同时产生红褐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1.6g固体;向上述滤液中加足量BaCl2溶液,得到4.66g不溶于盐酸的沉淀。由此可知原溶液中
A.至少存在5种离子 | B.c(Cl—)≥0.4mol/L |
C.NH4+一定存在,Cl—可能不存在 | D.Al3+一定不存在,K+可能存在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解质在固态时均为离子晶体 |
B.CCl4、Cl2及HF中的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 |
C.用道尔顿的原子结构理论无法解释同位素现象 |
D.晶体相同,则化学键也完全相同 |
矿盐主要成分是NaCl,还含有SO42—等可溶性杂质的离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BaCl2除去矿盐中的SO42— | B.可通过电解氯化钠溶液制备Na和Cl2 |
C.用AgNO3可鉴别食盐水和苏打溶液 | D.食盐中加入碘化钾可加工“加碘食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