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组同学要配制100 mL 0.100 mol·L-1 Na2CO3溶液。下图是一些关键步骤和操作。
(1)配制过程的先后顺序为(用字母A~F填写) 。
(2)配制过程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 。
(3)若用Na2CO3·10H2O晶体来配制溶液,需要称量固体 ,但晶体已经部分失去结晶水,则所配得溶液的浓度会 (填“偏高”、“偏低”、“不变”)。
(4)步骤A通常称为洗涤,如果没有步骤A,则配得溶液的浓度将 (填“偏高”、“偏低”、“不变”);步骤F称为 ,如果俯视刻度线,配得溶液的浓度将 (填“偏高”、“偏低”、“不变”)。
(5)在步骤B之后,需 才进行下一步操作。
实验室可以用乙醇和浓硫酸在170 ℃制乙烯,化学反应原理:CH3CH2OHCH2=CH2↑+H2O,由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其副产物有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等。某同学根据上述信息和实验目标选择下列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探究(每种装置都有若干个):
(1)验证乙醇与浓硫酸混合反应副产物有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
①选择必要装置连接顺序:a→→f→g→e→d→b(填接口序号);
②确认混合气体中有二氧化碳存在的实验依据是
(2)若制备1,2-二溴乙烷的装置为A→E→C→D,
①D中的反应现象为
②分离1,2-二溴乙烷的操作中使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有同学建议在A、E之间增加G装置,其作用是
(3)阅读资料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氧化乙烯生成二氧化碳”。请你设计方案验证资料真实性:
①装置的连接顺序:A→__________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
②能证明上述资料符合事实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探究乙烯与溴水的反应是取代反应还是加成反应,该同学进行如下实验:①测定D瓶中溴水的pH; ②将纯净的乙烯通入D至溶液完全退色;③________。
氧化二氯是棕黄色刺激性气体,熔点:﹣116℃,沸点3.8℃.氧化二氯不稳定,接触一般有机物易爆炸;它易溶于水(1:100),同时反应生成次氯酸溶液;制备出之后要冷却成固态以便操作和贮存.制备少量Cl2O,是用干燥的氯气和HgO反应(还生成HgO•HgCl2).装置示意如图(铁架台和夹持仪器已略去).
(1)A中盛有的深色固体试剂a是 ,分液漏斗中试剂b是
(2)B中盛有液体c是 ,C中的液体d是
(3)D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E中的保温瓶中盛有致冷剂,它应是 (在干冰、冰水、液态空气中选择),在E的内管得到的氧化二氯中可能含有杂质是
(5)装置A、B、C间的连接方式与D、E间的连接方式有明显的区别,这区别是 ,用这些不同的连接方式的主要理由是 .
某研究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SO2和Fe(NO3)3溶液的反应。已知:1.0 mol·L-1的Fe(NO3)3溶液的pH=1
请回答:
(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排除空气对实验的干扰,滴加浓硫酸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B中产生了白色沉淀,其成分是________;
(4)分析B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
猜想1:SO2与Fe3+、酸性条件下NO3-都反应;
猜想2:SO2与Fe3+反应;
猜想3:在酸性条件下SO2与NO3-反应;
①按猜想2,装置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证明该猜想正确应进一步确认生成了________;
②按猜想3,只需将装置B中的Fe(NO3)3溶液替换为等体积的下列溶液,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应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填字母)。
a.0.1 mol·L-1稀硝酸
b.1.5 mol·L-1Fe(NO3)2溶液
c.6.0 mol·L-1 NaNO3和0.2 mol·L-1盐酸等体积混合的溶液
绿矾晶体(FeSO4·7H2O,M=278g/mol)是治疗缺铁性贫血药品的重要成分。实验室利用硫酸厂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及少量FeS、SiO2),制备绿矾的过程如下:
试回答:
(1)操作Ⅰ为(填写操作名称)。
(2)试剂Y与溶液X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操作Ⅲ的顺序依次为:、冷却结晶、过滤、 、干燥。
(4)某同学用酸性KMnO4溶液测定绿矾产品中Fe2+含量:
a.称取11.5g绿矾产品,溶解,配制成1000mL溶液;b.量取25.00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
c.用硫酸酸化的0.01000mol/L 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20.00mL。
①步骤a配制溶液时需要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量筒、烧杯、胶头滴管外,还需
②该同学设计的下列滴定方式,最合理的是(夹持部分略去)(填字母序号)
③滴定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④判断此滴定实验达到终点的方法是;若在滴终点读取滴定管刻度时,俯视KMnO4溶液液面,其它操作均正确,则使测定结果(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⑤计算上述样品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为
Ⅰ、 (1)某化学兴趣小组欲从下列装置中选取必要的装置制取 (NH4)2SO4溶液,连接的顺序(用接口序号字母表示)是:a
(2)将装置C中两种液体分离开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_。
装置D的作用是。
Ⅱ、为提高氯化铵的经济价值,我国化学家设计了利用氢氧化镁热分解氯化铵制氨气并得到碱式氯化镁(MgOHCl)的工艺。某同学根据该原理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装置A中发生反应生成碱式氯化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____
装置B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
(2) 反应过程中持续通入N2的作用有两点:一是使反应产生的氨气完全导出并被稀硫酸充分吸收,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装置C的试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