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提纯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
A |
除去
中的少量
和
|
先通过浓硫酸,再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
B |
除去
固体中的少量
|
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适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
C |
除去
溶液中的少量
|
加入适量的
溶液,过滤 |
D |
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铁粉 |
用磁铁吸引 |
一定质量的木炭与过量氧气在密闭容器内加热使其充分反应。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是
“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CO2与CO的知识归纳错误的是
A. |
构成 |
1个二氧化碳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分子多1个氧原子。 |
B. |
性质 |
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都能溶于水,水溶液显酸性;都能与碱反应;都能燃烧等。 |
C. |
用途 |
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化工产品的原料和气体肥料,“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等;CO可用作气体燃料、冶炼金属的还原剂等。 |
D. |
危害 |
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等。 |
下图是工业上制备氢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能表示氢分子的是“![]() |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
C.该反应中共涉及三种单质和三种化合物 |
D.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 :1 |
下列事故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
C.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
D.图书馆内图书着火,立即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