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追求化学家的足迹,建立严谨的科学实验基础。
(1)舍勒是最早制得氧气的化学家之一,他获得氧气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类:
a.加热分解硝酸钾、氧化汞、硝酸银等
b.用二氧化锰与浓硫酸加热:2MnO2+2H2SO4(浓)2MnSO4+2X+O2
①a中反应物均可制得氧气,因为它们组成的共同点:        
②b中物质X化学式为     
(2)舍勒由于受“燃素说”的影响(即认为一切可以燃烧的物质都是由灰和“燃素”组成的,物质燃烧后剩下的是灰,而燃素本身变成了光和热,逸散到空中去了),导致“氧气”从他的鼻尖下溜走.化学家拉瓦锡结合大量实验事实,否定了“燃素说”认为的“物质燃烧后质量应当减轻”的观点,真正发现了氧气
①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②以铁燃烧的事实,指出上述“燃素说”的谬误:                            
(3)拉瓦锡还通过定量研究分析实验,推进了俄国化学家洛蒙诺索夫的发现获得公认并成为化学的重要定律:即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也称物质不灭定律。它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基本定律之一。
①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原子种类      
b原子数目     
c分子种类
d分子数目      
e元素种类      
f物质种类
②X、Y、Z三种物质各15g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新物质M 30g ;若增加10g X,X与Z恰好完全反应。则参加反应的Y、Z的质量比为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物质组成的综合计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质量守恒定律的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硅(Si)是太阳能电池和电脑芯片中不可缺少的材料。硅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化学反应为:
SiO2 + 2CSi + 2x↑。由此推断x的化学式为
(2)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参加反应的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3)已知m1g镁条放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m2g氧化镁(不考虑其它反应),m1m2(填> ,<或==)。小西在做该实验时,观察到耀眼的白光,冒出大量白烟,称量无误时,发现m1>m2,其原因是

下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你回答:
(1)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氟元素的原子序数为;D中的X为
(2)①②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3)A、B、C、D结构示意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填字母);
(4)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填字母);

近两年来,我国西南、北方、长江中下游等地先后遭遇大范围持续干旱。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
(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利用沉淀、、吸附和蒸馏等方法可以净化水。
(2)有些村庄打深井取用地下水,可用区分地下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常用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水的组成,邀请你一起参加水的电解实验,发现两极上都有气泡冒出,其中正极与负极上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1:2,经检验,正极上产生的气体是。得出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结论。
(4)“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请你任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

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1)写出装置图中标有①②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写出装置代号)。装置B是实验室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
(3)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做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为什么预先在集气瓶中放少量的水_________。

下面是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3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氯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____________;原子序数为11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____,钠原子与氯原子的最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
(2)在钠和氯气生成氯化钠的反应中,得到电子的是_____________原子;Na+的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