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小题
【甲】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书博山 道中壁》)
【乙】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
【丙】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 以上三句诗均为诗词的末句,都抒写了作者心中的渴望,请分别写出渴望的内容。
甲句:渴望能直接抒发心中的忧愁
乙句:___
丙句:___ 下列对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以上三句都在感情 高潮时结束。
B 以上三句或写现在或写将来。
C 三句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
D 三句都与标题有直接关系。
阅读下面的诗歌。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下列加点数字与本诗“二十三年”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C.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 |
D.皓月千里,一碧万顷。 |
全诗表达了作者的胸襟和的态度。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描写了洞庭湖和的特点。
全诗抒写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金陵三迁有感①
宋·梁栋
憔悴城南短李绅②,多情乌帽染黄尘。
读书不了平生事,阅世空有后死身。
落日江山宜唤酒,西风天地正愁人。
任它蜂蝶黄花老,明月园林是小春。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南宋灭亡前夕,当时作者因被谗在金陵(今江苏南京)屡遭贬官,有感而作。②李绅:中唐诗人。身材短小,秉性刚直,忠于朝廷。诗人在此处以李绅自比。 五、六两句中的“唤酒”“愁人”与开头两句中的“憔悴”“多情”相呼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理状态?
结尾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请作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最”“绝”二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
阅读《沁园春 雪》,回答问题。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词的上阕写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一种什么感情?
下面对有关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在词的上阕中,一个“望”字领起以下七句,动静结合,远近结合,不仅逼真地写出了大雪茫茫、天低野阔的景象,而且抒发了作者豪迈的感情。 |
B.“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几句设想雪晴后的美景,由写实进入想象,开拓出一层新的意境。作者表面上写雪后天晴,实际上预示着革命成功后祖国河山一定会更加艳丽美好。 |
C.“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诗人用“惜”“输”“逊”等词对封建统治者进行了断然否定,指出他们文学才华太低,无法跟现代人相比。 |
D.“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本词主旨所在。作者指出真正的“风流人物”只能是在无产阶级和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因为他们正在创造着前无古人的英雄业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