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题
菩萨蛮
[北宋] 晏几道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①。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注:“玉柱”指的是筝上端固定和调节弦的柱,筝柱斜向排列,如一排飞雁。
从字数看,这首词属于词中的□□。
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句将筝称之为“哀筝”,为整首词奠定了哀婉动人的基调。
B.“湘波绿”中的一个“绿”字描绘出湘水碧波荡漾的景色。
C.“当筵秋水慢”一句形容筵席前弹筝女子眼神专注的样子。
D.这首词通过多角度的描写折射出弹筝女子的凄凉人生境遇。

这首词将乐声中的“哀”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请对此作简要的赏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独秀峰①
(清)袁枚
来龙去脉②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③。
桂林山水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级登其巅,一城烟水来眼前。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④焉。
【注】①独秀峰:位于桂林市中心,以平地孤拔,无他峰相对,故名。 ②来龙去脉:旧时堪舆(风水先生)以山势为龙,以山势起伏连绵为龙脉。③南斗:星宿名,在南天。④伤:妨碍。
(1)请赏析第二句中“插”字的妙处。
(2)细读本诗,说说袁枚通过这首诗写出了自己怎样的处境和心情。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1)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1)捻(niǎn):持取,捻弄
(1)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2)“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后面题。
虞 美 人·梳楼
蒋 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结合词句简要赏析首句“丝丝”一词的妙处。
本词除运用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之外,还运用了其他几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思归之情。请选择其中两种,结合相应词句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钟 山 晚 步
王安石
小雨轻风落楝花,细红如雪点平沙。
槿篱竹屋江村路,时见宜城卖酒家。
晚 步 西 园
范成大
料峭轻寒结晚阴,飞花院落怨春深。
吹开红紫还吹落,一种东风两样心。
(1) 简要分析诗句“细红如雪点平沙”的表达效果。
(2) “料峭轻寒结晚阴”一句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3) 两诗中“晚步”而生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注:本诗为杜甫到成都后草堂初成时所作。
(1)请从写景和传情两方面简要分析首句中“抱”的妙处。
(2)“事事幽”是统摄全诗的核心,请结合二、三两联简要说明诗人是如何来表现“幽”的。
(3)最后一联,诗人的感情转为凄婉,请作具体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