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题
菩萨蛮
[北宋] 晏几道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①。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注:“玉柱”指的是筝上端固定和调节弦的柱,筝柱斜向排列,如一排飞雁。从字数看,这首词属于词中的□□。
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句将筝称之为“哀筝”,为整首词奠定了哀婉动人的基调。 |
B.“湘波绿”中的一个“绿”字描绘出湘水碧波荡漾的景色。 |
C.“当筵秋水慢”一句形容筵席前弹筝女子眼神专注的样子。 |
D.这首词通过多角度的描写折射出弹筝女子的凄凉人生境遇。 |
这首词将乐声中的“哀”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请对此作简要的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忆秦娥
刘辰翁
中斋①上元客散感旧,赋《忆秦娥》见属,一读凄然。随韵寄情,不觉悲甚。烧灯节②,朝京道上风和雪。风和雪,江山如旧,朝京人绝。百年短短兴亡别,与君犹对当时月。当时月,照人烛泪,照人梅发③。
注释:①中斋:邓剡的号。邓剡,和刘辰翁同乡,曾入文天祥幕府,参加抗元斗争,宋亡后不仕。②烧灯节:即上元节(俗名元宵节)。③梅发:白发。“风和雪,江山如旧,朝京人绝”一句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当时月,照人烛泪,照人梅发”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过山农家
【唐】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1)请比较分析一二句中的“泉声”和“鸡鸣”的作用。
(2)后两句诗中的“莫嗔”“却喜”,反映出山农怎样的心情?
(3)这首诗按什么顺序写的?请概括全诗的构思脉络。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文后各题。
子规
吴融
举国繁华委逝川,羽毛飘荡一年年。
他山叫处花成血,旧苑春来草似烟。
雨暗不离浓绿树,月斜长吊欲明天。
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这首诗的颔联主要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闲居
司马光
故人通贵绝相过,门外真堪置雀罗。
我已幽慵僮便懒,雨来春草一番多。
[注]司马光因与变法派政见不一,遭到排斥,于熙宁四年(1071)至元丰八年(1085)退居洛阳,仅任无实权的闲散小职。本诗作于此时。本诗结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本诗题目为“闲居”,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列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寄黄几复
黄庭坚①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②。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注】①此诗作于神宗元丰八年,其时诗人监德州(今属山东)德平镇。黄几复:诗人少时好友,时为广州四会县令。② 蕲:求。三折肱:古语有“三折肱,知为良医”的说法,这里是说黄几度政治经验丰富,可做大事。“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被称为“奇语”,请从对比手法运用的角度进行简要赏析。
诗歌最后两联从哪几个方面写黄几复的品德和才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