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向稀硫酸与蔗糖共热后的溶液中滴加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无银镜产生
蔗糖未发生水解
B
溴乙烷与NaOH溶液共热后,加HNO3酸化呈酸性,加AgNO3溶液
出现淡黄色沉淀
溴乙烷发生了水解
C
向1 mL 1% NaOH溶液加入2 mL 2%的CuSO4溶液,振荡后滴加0.5 mL葡萄糖溶液,加热
未出现红色沉淀
葡萄糖中不含有醛基
D
溴乙烷、乙醇及固体NaOH混合加热,产生的气态物质Y,直接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Y一定是纯净的乙烯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关于铜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粗铜作阳极
B.在镀件上镀铜时纯铜作阴极
C.在海轮的外壳上装上铜块可以减缓船体的腐蚀
D.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因此可用铜罐代替铁罐储运浓硝酸

某混合液中含有等物质的量的CuSO4、FeSO4、Fe2(SO43。已知下表数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物质(25℃)
Cu(OH)2
Fe(OH)2
Fe(OH)3
Ksp
2.2×10-20
8.0×10-16
4.0×10-38
完全沉淀时的pH
≥6.4
≥9.6
3~4


A.混合溶液中:c(SO42):[ c(Cu2) +c(Fe3) +c(Fe2)]=5:4
B.若向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不可能观察到红色固体析出
C.若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氯水,调节pH到3~4后过滤,得到纯净的CuSO4溶液
D.若向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烧碱溶液,首先生成Fe(OH)3沉淀

已知第三周期元素M,其原子最外层达到饱和时所需的电子数小于次外层与最内层电子数之差,且等于最内层电子数的正整数倍。下列关于元素M的说法一定错误的是

A.M元素存在同素异形体
B.M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C.M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强酸
D.常温下,能稳定存在的M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FeCl3溶液与KSCN溶液混合,发生反应:Fe3(aq)+SCN(aq)[Fe(SCN)]2(aq) △H。其中[Fe(SCN)]2的浓度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O
B.反应处于D点时,一定有
C.溶液中c(Fe3):A点>B点
D.T1、T2时相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

氢氟酸(HF)是一种弱酸。25℃时,向20mL0.1mol/L氢氟酸中加入VmL 0.1mol/LNaOH溶液充分反应。已知:
HF(aq)+OH(aq)=F(aq)+H2O(l)△H=-67.7kJ/mol
H(aq)+OH(aq)=H2O(l)△H=-57.3kJ/mol
根据题意,下列判断或结论正确的是

A.氢氟酸的电离过程是吸热的
B.当V=20时,溶液中:c(F)<c(Na)=0.1mol/L
C.当V<20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可能为:c(Na)=c(F
D.当V>20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一定为:c(Na)>c(F)>c(OH)>c(H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