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个小烧瓶和一根弯成直角的均匀玻璃管用橡皮塞连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在玻璃管内引入一小段油柱,将一定质量的空气密封在容器内,被封空气的压强跟大气压强相等。如果不计大气压强的变化,利用此装置可以研究烧瓶内空气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关系。
(1)关于瓶内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
A.温度升高时,瓶内气体体积增大,压强不变
B.温度升高时,瓶内气体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C.温度升高,瓶内气体分子单位时间碰撞到容器壁单位面积的次数增多
D.温度不太低,压强不太大时,可视为理想气体
(2)改变烧瓶内气体的温度,测出几组体积V与对应温度T的值,作出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大气压强p0=1×105Pa,则由状态a到状态b的过程中,气体对外做的功为________J。若此过程中气体吸收热量60J,则气体的内能增加了__________J。
(3)已知1mol任何气体在压强p0=1×105Pa,温度t0=0℃时,体积约为V0=22.4L。瓶内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M=29g/mol,体积V1=2.24L,温度为T1=250C。试估算瓶内空气的质量。
为了测定滑块与水平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其中圆弧形滑槽末端与桌面相切。第一次实验时,滑槽固定于桌面右端,末端与桌子右端M对齐,滑块从滑槽顶端由静止释放,落在水平面的P点;第二次实验时,滑槽固定于桌面左侧,测出末端N与桌子右端M的距离为L,滑块从滑槽顶端由静止释放,落在水平面的Q点,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
(1).实验还需要测出的物理量是(用代号表示):。
A.滑槽的高度h |
B.桌子的高度H |
C.O点到P点的距离d1 |
D.O点到Q点的距离d2 |
E.滑块的质量m
(2).写出动摩擦因数μ的表示式是μ=。
测量某一电流表A的内阻r1.给定器材有:
A 待测电流表A(量程300μA,内阻r1约为100Ω)
B 电压表V(量程3V,内阻r2=1kΩ)
C 电源E(电动势4V,内阻忽略不计)
D 定值电阻R1=10Ω
E 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0﹣2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0.5A)
F 开关S一个,导线若干,要求测量时两块电表指针的偏转均超过其量程的一半
(1)在方框中画出测量电路原理图:
(2)电路接通后,测得电压表读数为U,电流表读数为I,用已知和测得的物理量表示电流表内阻r1=.
(1)“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部分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有关内容:
A.将一根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贴有白纸的竖直平整木板上,另一端拴上两根细线
B.其中一根细线挂上5个质量相等的钩码,使橡皮筋拉伸,如图甲所示,记录:、、;
C.将步骤B中的钩码取下,分别在两根细线上挂上4个和3个质量相等的钩码,用两光滑硬棒B、C使两细线互成角度,如图乙所示,小心调整B、C的位置,使,记录;
(2)如果“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验证,那么图乙中cosα∶cosβ=;
⑶用平木板、细绳套、橡皮筋、测力计等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为了使实验能够顺利进行,且尽量减小误差,你认为下列说法或做法能够达到上述目的的是。
A.用测力计拉细绳套时,拉力应沿弹簧的轴线,且与水平木板平行
B.两细绳套必须等长
C.同一次实验两次拉细绳套须使结点到达同一位置
D.用测力计拉两个细绳套时,两拉力夹角越大越好
如图所示,某透明介质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ABC,其中∠A=30°,AC边长为L,一束单色光从AC面上距A为的D点垂直于AC面射入,恰好在AB面发生全反射.已知光速为c.求:
(i)该介质的折射率n;
(ii)该光束从射入该介质到第一次穿出经历的时间t.
在地面附近的真空中,存在着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和垂直电场方向水平向里的匀强磁场,如图甲所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图像中的B0末知)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该区域中有一条水平直线MN,D是MN上的一点.在t=0时刻,有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可看做质点),从M点开始沿着水平直线以速度v0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t0时刻恰好到达N点.经观测发现,小球在t=2t0至t=3t0时间内的某一时刻,又竖直向下经过直线MN上的D点,并且以后小球多次水平向右或竖直向下经过D点.不考虑地磁场的影响,求:
(1)电场强度E的大小;(2)小球从M点开始运动到第二次经过D点所用的时间;
(3)小球运动的周期,并画出运动轨迹(只画一个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