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二氧化碳 |
一氧化碳 |
通入氧气,点燃 |
B |
氯化氢 |
氢气 |
先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
C |
氯化钾 |
二氧化锰 |
加水充分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
D |
氯化钠溶液 |
碳酸钠 |
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 | B.Ba(OH)2 | C.ZnSO4 | D.CuO |
下列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且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氢气 | B.硫粉 | C.红磷 | D.铁丝 |
下列各图所示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 C木炭在O2中燃烧 D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CO2
下图是某燃煤发电厂处理废气的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进入烟囱的气体为纯净物 |
B.此过程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 |
C.使用此废气处理装置可减少酸雨的形成 |
D.整个过程的反应可表示为: 2SO2+2CaCO3+O2═2CaSO4+2CO2 |
下列关于化学实验的“目的-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实验目的 |
所加试剂(或操作、图示)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A. |
检验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
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
无明显现象 |
恰好完全反应 |
B. |
判断海水和蒸馏水 |
蒸发结晶 |
液体消失,无残留物 |
该液体为蒸馏水 |
C. |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 |
加入稀盐酸再将气体通入石灰水中 |
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且石灰水中有白色浑浊形成 |
溶液中一定含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 |
D.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
![]() |
完全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进入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中空气体积的1/5 |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