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CuO、FeO、Fe2O3组成的混合物m g,向其中加入100mL 1mol·L-1硫酸,恰好完全溶解,若m g该混合物在过量氢气流中加热充分反应,则冷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A.(m-0.8)g | B.(m-1.2)g | C.(m-1.6)g | D.无法计算 |
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评价合理的是( )
实验事实 |
热化学方程式 |
评价 |
|
A |
已知H+(aq)+OH-(aq)=H2O(l) △H=-57.3 kJ·mol-1,将稀硫酸与稀氢氧化钡溶液混合 |
H2SO4(aq)+Ba(OH)2(aq) =BaSO4(s)+ 2H2O(l) △H=-114.6 kJ·mol-1 |
正确 |
B |
醋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
CH3COOH(aq)+NaOH(aq) =CH3COONa(aq)+H2O(l) △H=-57.3kJ·mol-1 |
不正确;因为醋酸状态为“aq”,而不是“l”。 |
C |
160 g SO3气体与适量水恰好完全反应生成H2SO4,放出热量260.6 kJ |
SO3(g)+H2O(l)=H2SO4(aq) △H=-130.3 kJ·mol-1 |
不正确;因为反应热为△H=-260.6kJ·mol-1 |
D |
已知25℃、101 kPa下,120g石墨完全燃烧放出热量3935.1 kJ |
C(s)+O2(g)=CO2(g) △H=-393.51 kJ·mol-1 |
不正确;同素异形体要注名称:C(石墨) |
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
B.该反应焓变可表示为△H=-(E1-E2)kJ·mol-1 |
C.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
D.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焓变 |
科学家最近研究出一种环保,安全的储氢方法,其原理可表示为:
NaHCO3+H2HCOONa+H2O,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储氢、释氢过程均有能量变化 |
B.NaHCO3、HCOONa均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
C.储氢过程中,NaHCO3被还原 |
D.释氢过程中,每消耗0.1mol H2O放出2.24L的H2 |
2013年初,雾霾天气多次肆虐我国中东部,该地区PM2.5严重超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我市已将PM2.5列入空气质量播报指标。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空气中PM2.5含量较高时,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疾病 |
B.国家应该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风能、天然气等可再生能源来降低环境污染 |
C.PM2.5的颗粒在空气中不一定能形成气溶胶 |
D.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某种程度可以减少空气中PM2.5含量 |
证明某溶液只含有Fe2+而不含有Fe3+的实验方法是
A.先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 |
B.先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后显红色 |
C.滴加NaOH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变为灰绿色,最后呈红褐色 |
D.只需滴加KSCN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