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所示装置中,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M棒变粗,N棒变细,由此判断下表中所列M、N、P物质,其中可以成立的是
| |
M |
N |
P |
| A |
锌 |
铜 |
稀硫酸溶液 |
| B |
铜 |
铁 |
稀盐酸溶液 |
| C |
银 |
锌 |
硝酸银溶液 |
| D |
锌 |
铁 |
硝酸铁溶液 |
已知:为使Fe3+、Fe2+、Zn2+较完全的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溶液的pH应分别为3.7、9.6、4.4左右。某硫酸锌酸性溶液中含有少量Fe3+、Fe2+,为除去这些离子制得纯净的硫酸锌,应加入的试剂是
| A.NaOH溶液 | B.氨水 | C.KMnO4、ZnCO3 | D.H2O2、ZnO |
下列溶液加热蒸干、灼烧后,能得到溶质固体的是
| A.AlCl3 | B.KHCO3 | C.Fe2(SO4)3 | D.NH4HCO3 |
下列四个图像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表示反应H2(g)+Cl2(g)=2HCl(g)的能量变化,则该反应的△H="183" kJ·mol-1 |
B.②表示其它条件不变时,反应4A(g)+3B(g) 2C(g)+6D在不同压强下B%(B的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则D一定是气体 |
| C.③表示体积和pH均相同的HCl、CH3COOH两种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锌,产生H2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则a表示的是HCl溶液 |
| D.④表示10 mL 0.1 mol·L-1 Na2CO3和NaHCO3两种溶液中,分别滴加0.l mol/L HCl溶液时,CO2的体积随盐酸体积的变化,则b表示的是NaHCO3溶液 |
2004年美国圣路易斯大学研制了一种新型的乙醇电池,它用磺酸类质子溶剂,在200oC左右时供电,乙醇电池比甲醇电池效率高出32倍且更安全。电池总反应为:C2H5OH +3O2=2CO2 +3H2O,电池示意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池工作时,1mol乙醇被氧化时就有6mol电子转移 |
| B.a极为电池的负极 |
| C.电池工作时电流由b极沿导线经灯泡再到a极 |
| D.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4H+ + O2 + 4e—=2H2O |
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1molX和1molY进行反应:2X(g)+Y(g)
Z(g),经60s达到平衡,生成0.3mol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增大压强,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变大 |
| B.将容器体积变为20 L,Z的平衡浓度变为0.015mol/L |
| C.达到平衡时X浓度为0.04 mol/L |
| D.若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DH>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