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 (Ⅰ)观察图A、B、C,回答下列问题:
(1)把一块纯净的锌片插入装有稀硫酸的烧杯里,可观察到锌片上有气泡,再平行插入一块铜片,可观察到铜片______(填“有”或“没有”)气泡产生。再用导线把锌片和铜片连接起来(见图A),组成一个原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2)如果烧杯中最初装入的是2mol/L 500mL的稀硫酸溶液,构成铜锌原电池(见图B,假设产生的气体没有损失,锌失去的电子完全沿导线到铜电极),当在标准状况下收集到11.2L的氢气时,则此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 。
(3)如果电极材料分别是铁片和石墨并进行连接,插入氯化钠溶液中(见图C),放置数天后,写出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
(Ⅱ)将铜粉末用10%H2O2和3.0mol•L-1H2SO4混合溶液处埋,测得不同温度下铜的平均溶解速率如下表:
| 温度(℃)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 铜的平均溶解速率 (×10-3mol•L-1·min-1) |
7.34 |
8.01 |
9.25 |
7.98 |
7.24 |
6.73 |
5.76 |
由表中数据可知,当温度高于40℃时,铜的平均溶解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
(1)CH4(g )+2O2(g )=CO2(g )+2H2O(g ) ΔH=-802.3kJ/mol
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2g乙醇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Q kJ的热量,写出表示乙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
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拆开1mol H-H键,1mol N-H键,1mol
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N2与H2反应生成1mol NH3(g)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盖斯定律可以对某些难以通过实验直接测定的化学反应的焓变进行推算。
已知:C(石墨,s)+O2(g)=CO2(g) ΔH=-393.5kJ/mol①
2H2(g)+O2(g)=2H2O(l)ΔH=-571.6kJ/mol②
2C2H2(g)+5O2(g)=4CO2(g)+2H2O(l)ΔH=-2599kJ/mol③
根据盖斯定律,计算298K时由C(石墨,s)和H2(g)生成1mol C2H2(g)反应的焓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
CO(g)+H2O(g)
CO2(g)+ H2(g),已知CO(g)和H2O(g)的起始浓度均为2 mol·L-1,经测定该反应在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1,试判断:
(1)当CO转化率为25%时,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_______,若未达到平衡,向哪个方向进行______。
(2)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CO的起始浓度仍为2 mol·L-1,H2O(g)的起始浓度为6 mol·L-1,求平衡时CO的转化率_______。
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A2(g)+B2(g)
2C(g)在一个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时,测得c(A2)=0.5mol·L-1,c(B2)=0.1mol·L-1,c(C)=1.6mol·L-1。若
、
、C的起始浓度分别为a mol·L-1、b mol·L-1、g mol·L-1请确定:
(l)a、g应满足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
(2)若反应从正反应方向开始进行,当g=_________,a有最大值为__________。
(3)若反应从逆反应方向开始进行,当b=_________,a有最小值为_________.
(4)b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甲醚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也可替代氟利昂作制冷剂等,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工业上可利用煤的气化产物(水煤气)合成二甲醚( CH3OCH3)。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水煤气合成二甲醚的三步反应如下:
①2H2(g)+CO(g)
CH3OH(g)△H= -90.8kJ/mol
②2CH3OH(g)
CH3OCH3(g)+H2O(g)△H=-23.5kJ/mol
③CO(g)+H2O(g)
CO2(g)+H2(g)△H=-41.3kJ/mol
总反应:3H2(g)+3CO(g)
CH3OCH3(g)+CO2(g) 的△H= ;
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该总反应达到平衡,要提高CO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压缩体积 b.加入催化剂 c.减少CO2的浓度 d.增加CO的浓度
e.分离出二甲醚(CH3OCH3)
(2)已知反应②2CH3OH(g)
CH3OCH3(g)+H2O(g)△H=-23.5kJ/mol
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400。此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CH3OH,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下:
| 物质 |
CH3OH |
CH3OCH3 |
H2O |
| 浓度(mol·L-1) |
0.40 |
0.6 |
0.6 |
①比较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比较:
_________
(填“>”、“<”或“=”)。
②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_____,温度升高,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工业上利用CO和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制取氢气:CO(g)+H2O(g)
CO2(g)+H2(g)某研究小组分别在体积均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反应物,使其发生反应,相关数据如下:
| 容器编号 |
温度℃ |
起始量/mol |
平衡量/mol |
达到平衡的时间/min |
达到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kJ |
||
| CO |
H2O |
CO2 |
H2 |
||||
| ① |
650 |
1 |
2 |
0.4 |
0.4 |
5 |
16.4 |
| ② |
650 |
2 |
4 |
t1 |
Q1 |
||
| ③ |
900 |
2 |
4 |
1.6 |
1.6 |
t2 |
Q2 |
(1)计算容器②中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容器③中反应达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
(3)容器①中反应达平衡这段时间,化学反应速率
=__________。
(4)该反应的正反应为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_。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平衡时,容器①和容器②中CO2的体积分数相等
b.反应达平衡状态时,Q2>Q1>32.8kJ
c.达到平衡的时间:t2>t1>2.5min
d.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O(g)+H2O(g)
CO2(g)+H2(g)△H= -41kJ/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