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实验及现象、原理的描述正确的是
A.光照条件下,甲烷通入氯水中,发生了取代反应使黄绿色变浅 |
B.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能使溴水褪色,两者反应原理一样 |
C.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溶液混合好后,加热,得到砖红色沉淀 |
D.将一小粒钠投入盛有无水乙醇的小烧杯中,有气泡产生,比钠在水中的反应更剧烈 |
某同学准备利用下图进行喷泉实验,已知圆底烧瓶内充满X气体,胶头滴管内装有少量Y液体,烧杯内装有足量Z液体,下列组合能进行喷泉实验且最终液体一定能充满整个烧瓶的是()
X气体 |
Y试剂 |
Z试剂 |
|
A. |
NO2 |
H2O |
H2O |
B. |
NH3 |
CCl4 |
CCl4 |
C. |
HCl |
饱和食盐水 |
水 |
D. |
NO2和O2 |
H2O |
H2O |
短周期元素甲和乙,甲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次外层电子数为b;乙原子的M层电子数为(a–b),L层电子数为(a+b)。则甲、乙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具有的性质是()
A.与水反应 | B.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
C.与硫酸反应 | D.与前三种物质均能反应 |
已知6.0g NaOH和6.4g S混合后加热,恰好发生如下反应:aNaOH + bS → cNa2Sx + dNa2S2O3 + eH2O,则x的值为()
A.1 | B.2 | C.3 | D.4 |
己知单位体积的稀溶液中,非挥发性溶质的分子或离子数越多,该溶液的沸点就越高。则下列溶液沸点最高的是()
A.0.03mol·L-1的蔗糖溶液 | B.0.01mol·L-1的BaCl2溶液 |
C.0.02mol·L-1的NaCl溶液 | D.0.02mol·L-1的CH3COOH溶液 |
同位素示踪法可用于反应机理的研究,下列反应中同位素示踪表示正确的是()
A.2Na218O2 + 2H2O = 4Na18OH + O2↑ |
B.2KMnO4 + 5H218O2 + 3H2SO4 = K2SO4 + 2MnSO4 + 518O2↑ + 8H2O |
C.NH3·2H2O + HCl =NH4Cl + 2H2O |
D.K37ClO3 + 6HCl = K37Cl + 3Cl2 ↑+ 3H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