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示意2013年-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累计同比)
注:2014年,我国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8.2%),高于第二产业5.6个百分点。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1.2%),比上年提高3.0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节能降耗继续取得新进展,全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4.8%。
材料二:在我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在国内段需要打通西北五省的网络交通线路,同时为众多沿线国家输出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因此,“一带一路”战略带给相关地区巨大的发展机会。新疆自治区是煤炭、油气和新能源大省,储量均占全国的30%以上,毗邻八个主权国家,处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位置。通过加强铁路、公路、空港等基础设施建设,服务经济发展,使新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黄金通道。新丝绸之路通航,还将加速激活沿途各国的历史文化交流、旅游景点建设等。
材料三: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将政治互信、地缘毗邻、经济互补的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持续增长的优势,目标是物畅其流、政通人和、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新疆地区应如何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促进本地经济社会发展?
(2)结合材料三,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主张的合理性。
近两年来,我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一路攀升,居高不下。其中,粮食价格涨幅一直稳定在10%以内,而肉、油、蛋等“菜篮子”产品则高达20%以上。目前猪肉、牛肉、羊肉、大豆、豆油、菜籽油、花生油和鲜奶这八种“菜篮子”产品,供求关系紧张,处于供应偏紧的状态。而且,我国的粮食、蔬菜、食用油、肉类等农产品在生产、流通、销售等方面,环节过多,增大了生产成本。
为缓解副食品供应偏紧的矛盾,我国农业部早在1988年就提出建设“菜篮子”工程。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工程建设已从根本上扭转了我国副食品供应长期短缺的局面。可是,到目前为止“菜篮子”工程仍然存在一些欠帐,我国农产品生产又不稳定或者减产,而近几年国内对农副产品的需求量则迅速提高,这更加剧了供需矛盾,刺激了价格上涨。市民“吃菜难”、“吃菜贵”问题凸显。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关乎国计民生的“菜篮子”、“米袋子”工程建设,加大农业投入,大力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 ,切实把老百姓的“菜篮子”、“米袋子”装满装好,不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切实改善和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
(1)、联系材料说明影响物价上涨的因素。
(2)、试谈谈你对CPI上涨的认识。
(3)、运用所学经济学知识,为国家发展农业提出合理化建议。
辨析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置于宏观调控的基础上,才能取得明显成效。
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津巴布韦总理穆加贝时,曾对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作过评价。他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1)新经济政策实施前后,列宁对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有何变化?
(2)简述邓小平对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认识的创新及其意义。
针对商品房价格快速上涨的趋势,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措施:上调贷款利率、加强住房营业税征收管理、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加强土地调控等。这些政策的实施降低了房价涨幅,抑制了投机性需求,有利于满足群众的实际住房需求。
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说明:
(1)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我国宏观调控的哪些目标?
(2)上述宏观调控措施为什么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弱点。如果仅有市场调节,会带来什么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