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史的学术专著,该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这种中国特色的产业革命精神主要在于追求( )
| A.实业救国 | B.发展资本主义 |
| C.民族富强 | D.实现民主政治 |
下图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失业工人游行图。为此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应对
| A.国家对经济全面加强干预 |
| B.降低税率,减少政府财政支出 |
| C.减少财政赤字 |
| D.使高科技产业成为经济的主导产业 |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主要依据是
| A.德军损失惨重,元气大伤 | B.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
| C.法西斯集团内部开始瓦解 | D.德军被迫转入战略防御、 也推动了整个战争形势的变化 |
雅尔塔会议的深远影响主要在于是 
| A.消灭了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 | B.争取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
| C.确定了战后国际关系新格局 | D.承认了中国收复领土的神圣权力 |
《开罗宣言》规定台湾应归还中国;杜鲁门在1950年1月5日声明美国承认中国对台湾“行使主权”;1950年6月25日,他又声明:“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对日和约的签订”,这些表明
①台湾问题是美国远东太平洋战略的重要内容
②美国政府一直主张台湾是中国领土
的组成部分
③美国历届政府对台政策和中美“三个公报原则”一致
④美国政府对台政策的变化违背了国际公约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④ |
1940年12月,罗斯福发表“炉边谈话”时说:“过去的两年的经验已无可怀疑的证明,任何国家都不能姑息纳粹。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只有以彻底投降为代价才能和纳粹和平。”最终证明罗斯福这一论断的国家是
| A.英国 | B.法国 | C.波兰 | D.西班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