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4月20日,周恩来在一次我国驻外使节会议上讲话时指出:“历史上,有在革命胜利后把旧的外交关系继承下来的,如辛亥革命后,当时的政府希望很快地得到外国承认而承袭了旧的关系。我们不这样做。”这里的“不这样做”是指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
A.“一边倒” |
B.“另起炉灶” |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D.“反对霸权主义” |
下列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共产党宣言》用剩余价值学说,论证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都不可避免 |
B.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资本论》最后发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伟大号召 |
C.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
D.十月革命的胜利推翻了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
近代历史上,英国和德国实行了风格迥异的君主立宪制,两者的一致之处是
A.内阁首脑对议会负责 | B.君主都是国家元首![]() |
C.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 D.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 |
美国老报人斯东在《苏格拉底的审判》中说,苏格拉底的死“在民主身上永远留下了一个污点。这乃是雅典的悲剧性罪行。”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利克里)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民众的惩罚。这些史实表明
A.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 B.苏格拉底等人仇视民众,主张实行贵族政治 |
C.直接民主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 | D.雅典的民主政治保护了全体公民的利益 |
“忽如一夜春风来”、“零落成泥碾作尘”分别来形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哪两阶段最恰当:
A.一战时期、1928~1936年 | B.洋务运动时期、一战时期 |
C.一战时期、抗日战争时期 | D.1928~1936年、三大改造时期 |
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 | B.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甲午战争 |
C.太平天国,辛丑条约,甲午战争 | D.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