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变化表。该表反映了( )
| 年份 |
丝茶 |
其他农产品和手工业品 |
| 1871~1873年 |
87.20% |
12.8% |
| 1891~1893年 |
51.50% |
48.5% |
A.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逐渐增强
B.中国逐渐被卷入世界市场
C.西方的丝茶制造业开始超过中国
D.西方的生活习惯逐渐改变
《日落紫禁城》:“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这里的“几个读书人”中应该包括
| A.谭嗣同 | B.林则徐 | C.李鸿章 | D.陈独秀 |
清朝末年,曾有诗云:“西夷制器虽奇巧,半是中华旧制来。”这种观点反映了
| A.中华文化影响深远 | B.西方善于学习东方文化 |
| C.清末士大夫盲目自大 | D.“西学中源”证据充分 |
“北方吹来十月的风,惊醒我们苦兄弟。”与这句话直接有关的信息是
| A.五四爱国运动 |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 C.毛泽东思想诞生 | D.中国共产党诞生 |
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 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舞”字的原始文字像一个人手执牛尾跳舞的样子,后来加上“舛”(双脚形),强调双脚配合双手和乐曲有节奏地跳跃。这说明汉字()
| A.演变总趋势是由简到繁 | B.以图画文字为基础逐步演变发展 |
| C.都是由象形文字构成 | D.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