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背景材料:
材料一:2014年10月23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材料二: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明确将每年的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2014年11月 20日,教育部下发通知,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宪法知识纳入中考测试范围。在12月4日国家宪法日当天,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应开展宪法晨读、特别是升国旗仪式等活动。
材料三:自2014年10月10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首次划定个人信息保护的范围,明确利用自媒体等转载网络信息行为的过错认定,以及如何对网络水军进行规制。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什么?其核心是什么?
(2)“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宪法知识纳入中考测试范围”有什么重要意义?
(3)为维护个人信息,你准备怎样做?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宪法规范权力运行 依法行使监督权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启了建设法治中国的新时代,网络空间也不是“法外之地”。
材料一: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运用网络空间的主体是现实的,大家都应该遵守法律,明确各方权利义务;要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同时,要加强网络伦理、网络文明建设,发挥道德教化引导作用,用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滋养网络空间、修复网络生态。
(1)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法治中国建设的?
材料二: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善加利用,它将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好帮手;误入歧途,它将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不少烦恼。
(2)下面是某同学的错误做法,请运用法律或道德知识给他指点迷津。

错误做法
指点迷津
利用QQ传答案、抄作业

在贴吧上随意传播、扩散同学的个人秘密

2015年11月15日,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的发言中建议:推动改革创新,增强世界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世界经济长远发展的动力源自创新。总结历史经验,我们会发现,体制机制变革释放出的活力和创造力,科技进步造就的新产业和新产品,是历次重大危机后世界经济走出困境、实现复苏的根本。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习近平主席提出该建议的依据。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2015年12月21日,习近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总结2015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部署2016年经济工作,重点是落实“十三五”规划建议要求……
(2)有人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在于推进经济建设。”请联系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谈谈你的看法。

郭文景,一个普通的高中女孩,今年被美国哈佛大学提前录取。她学习刻苦,善于钻研,喜欢中国古典文学,还尝试做各种不同的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学帆船,学滑雪,学救生员,参加志愿者组织,喜欢研究社会问题,积极参加各种夏令营。更让老师和同学们觉得了不起的是,郭文景在美国成立了一个编程俱乐部,作为创始人之一,她一有空就会教美国的小朋友学编程。我们为她点赞。
(1)请联系九年级教材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我们要为她点赞?
小李同学生活在一个贫困家庭,母亲长期身患疾病,每月需要自费买药2千多元;他自己正在读初三,学习上也有不小的开支,全家仅靠父亲打工挣的3千多元维持,生活压力很大。
(2)请你运用“走共同富裕道路”的知识,就解决小李家实际困难从国家角度提一条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

材料一:在我国,兰花、菊花、莲花等历来都为文人墨客所钟爱。王羲之爱兰、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他们的这些高雅情趣,表现了他们超凡脱俗的情怀。可见,赏花品草不仅仅是简单的闲情逸致,而且可以熔铸人们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品格。
材料二:现在,有的同学玩起电子游戏来长达数小时,甚至通宵达旦。这样长时间地站或坐,长时间盯着显示屏,不按时睡觉或吃饭,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大脑疲劳过度,严重损害正在发育中的身体。更危险的是,打电子游戏不仅浪费时间,荒废了学业,而且还要花费父母的血汗钱,一旦钱得不到满足时,有的人就欺骗甚至偷窃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1)两则材料中不同的生活情趣对人分别有什么影响?
(2)你有哪些高雅情趣?
(3)向同学们推荐自觉培养高雅情趣的途径。

2014年11月22日16时55分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北纬30.3度,东经101.7度)发生6.3级地震,震源深度18公里。据四川省应急办报告,截至22日21时,地震已造成2死42伤,其中3人重伤。地震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也给灾民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创伤,使他们产生了大量的不良情绪。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分析地震后灾区和非灾区的人们会产生哪些心理。
(2)针对这些心理,请你提供几种调适的方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