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没有明显现象,为证明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小颖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小颖同学通过图一所示的实验,证明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她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
(2)氢氧化钠是实验室常用药品,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 A.称量:可将NaOH固体直接放在天平左边托盘的纸上进行称量 |
| B.溶解:NaOH固体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热,溶解时需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
| C.应急:先用大量水冲洗皮肤上的NaOH溶液,再涂上3%~5%稀盐酸溶液 |
| D.保存:NaOH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C02,应密封保存 |
(3)溶液的pH变化与所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二所示,图中A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写化学式)。
(4)根据匿示信息,当溶液恰好为中性时,求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不计滴加的酚酞试液质量,计算精确到0.0lg)
"一带一路"带动了新疆的经济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1)南疆地区是我国重要棉花产地,区别纯棉和涤纶的方法是 .
(2)新疆地方美食"拌面",面中提供的营养素主要是 .
(3)新疆是著名的"瓜果之乡",瓜果可为人体提供大量的维生素C,维生素C可有效预防 病.
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点.
(1)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下列微粒.
2个氢原子 ;2个二氧化硫分子 ;2个硝酸根离子 .
(2)"水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两大重要循环.
①从微观的角度看:水分子是由 构成.
②从宏观的角度看:二氧化碳是由 组成.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分析图中的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1)3号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 个电子。
(2)17号元素形成的离子符号是 。
(3)写出14号与9号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
(4)适当补充碘元素能预防甲状腺疾病,请根据图2推断碘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
中国高铁制造处于世界先进水平.2014年12月,乌鲁木齐﹣兰州高铁正式通车.
(1)古丽同学乘高铁外出学习,她准备了在高铁上吃的食物有:油饼、风干肉、矿泉水.从营养合理搭配的角度考虑,还缺少的营养素有 ,你认为还应补充 (填食物名称).
(2)高铁建设需要大量的材料,其中主要用到的有:A.金属材料、B.无机非金属材料、C.合成材料、D.复合材料.用对应字母填空.
①钒钢用于制造高铁的铁轨,它属于 .
②高铁座椅上常用到耐磨、耐腐蚀的涤纶等,涤纶属于 .
(3)高铁列车装有烟雾感应器,高速运行时是全封闭的.列车运行过程中在车厢内吸烟的危害是 .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现有A、B、C、D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A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为 。
(2)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有机物的是 (填化学式)。
(3)C物质的一个分子是由 构成的。
(4)写出反应A+B→C+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