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化学兴趣小组欲除去固体氯化钠中混有的少量可溶性氯化镁和难溶性泥沙,设计下图所示实验方案,请参与实验并回答问题。

(1)步骤②、③中,操作X的名称是__________。
(2)步骤③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沉淀B的化学式是________。
(3)步骤④蒸发操作中,当蒸发皿中出现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
(4)有同学认为原实验方案不完善,作出这种评价的依据是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推断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加碘盐的检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已知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表示两端的物质能相互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右图所示,若A、B为氧化物, D、E为单质,C为能供给呼吸的气体,D转化为E的反应有浅绿色液体生成。则:C的化学式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E可能是(填一种即可,写化学式)。

(2)如右图所示,若A、B、C、D、E均为化合物,D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0:3:12, A、B、C中均含三种元素。则:D的化学式为,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为

请根据下面的两个流程图回答问题,部分生成物已略去,未知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

(1)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A为气体氧化物,与溶液甲和溶液乙反应均生成盐和水。则A的化学式为 ;取溶液D少量于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溶液D中溶质为(写化学式);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A为金属单质,溶液甲为稀硫酸、溶液乙为硫酸铜溶液。则A的化学式为;向溶液D中加入过量的金属锌,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由H、C、O、S、Cl、Na、Ca等7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均已略去)。

(1)若A~D均含一种相同元素,且A、B、D均为氧化物,C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B的化学式为,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A~D均为化合物,且D、B、A、C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B和D在生活中常用于灭火,B的化学式为,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A~D均由三种元素组成,且有如右图所示的实验,C、D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若关闭K2打开K1,将D中溶液滴入A中,可观察到产生大量气泡,B中溶液变浑浊;此时关闭K1、打开K2,可观察到广口瓶中液体进入C中,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则D为,B→C的化学方程式为

甲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请根据下列叙述回答问题。
(1)若甲在常温下是液态,可以做一些溶液的溶剂,其75%的溶液常作为医用消毒。则甲的化学式为
它属于(填序号)
A.有机物B.纯净物C.混合物D.化合物 E.氧化物
(2)若甲是发酵粉的成分之一,在医疗上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则甲的俗名是;甲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甲的固体可做气体干燥剂,但不能用于干燥CO2气体,那么甲溶液的pH7(填“<”或“>” 或“=”),CO2气体不能被甲干燥的原因可能是
(4)若甲物质长期敞口放置会变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甲一定是氢氧化钠 B.变质的原因一定是与氧气发生了反应
C.变质后质量一定增加 D.变质一定是由化学反应引起的

右图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只省略了部分生成物)

(1)若丙为二氧化碳,甲和乙为常见的碱,X与Z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写出一个能反映X或Z的化学性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丁物质的类别可能为(填序号)
①酸②碱③盐
(2)若丙为铁,W为水,且图中的四个反应中有2个置换反应、2个复分解反应,写出W生成Z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
(3)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只有一种是氧化物,其余是单质;X、Y、Z都是氧化物,W是红色固体单质。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Y与Z发生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