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利用焦距为10 厘米的凸透镜、高为3厘米的发光体,光屏和光具座进行实验,将测得的物距u 、像距v以及所成像的高L像分别记录在下表中。在验证得到凸透镜成像的初步规律后,为了进一步研究,他们进行适量的运算,将结果分别记录在下表的后两列中。
①根据实验需要1-6的数据,分析比较像距v 随物距u 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凸透镜成像时,
②根据实验序号1-6 的数据,分析比较像高L像与v/u 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凸透镜成像时,
③该小组同学继续利用表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a)根据实验序号 1-3 的数据,分析比较物距变化量u与相距变化量
v的大小关系及成像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b)根据实验序号1-6 的数据,分析比较物距u 变化时, L像、u + v 的变化情况,可得出得初步结论是:
小晶同学利用天平测量一枚订书钉的质量:
(1)她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移到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标尺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她应将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 调;调节横梁平衡后,她把200枚订书钉放置左盘,横梁重新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所对的刻度如图所示,则200枚订书钉的质量是 ,通过计算可得到一枚订书钉的质量。
(2)她没有用天平直接测量1枚订书钉的质量,是因为 。
如图是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图甲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得物体 的重为 ;把物体 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物体 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
(2)观察乙图和丙图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可知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水中的 无关。
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 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 ",阻值为 、 、 、 、 的定值电阻各1个,电流表量程 、 ,电压表量程 、 。
(1)根据图甲将图乙所示的实物图连接完整,电压表量程选择应满足能测量5组数据。
(2)小明将 的电阻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多次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记录对应的几组电表示数。此过程小明实际探究的问题是 ,其中自变量是 。
(3)要完成预定实验探究任务,滑动变阻器除了保护电路外,另有一个重要作用是 。
(4)如表为另一同学提交的实验数据,林老师指出有的数据不符合实际,你认为不符合实际的是实验次序 的数据,理由是 。
实验次序 |
|
|
1 |
10 |
0.59 |
2 |
20 |
0.30 |
3 |
30 |
0.20 |
4 |
40 |
0.15 |
5 |
50 |
0.12 |
磁感应强度 用来描述磁场的强弱,国际单位是特斯拉,符号是" "。为了探究电磁铁外轴线上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鹭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图甲电源电压 , 为磁感应电阻,其阻值随磁感应强度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2。
(1)当图乙 断开,图甲 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闭合 和 ,图乙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向右移动,图甲中电流表的示数逐渐减小,说明磁感电阻 处的磁感应强度 逐渐 。
(2)闭合 和 ,滑片 不动,沿电磁铁轴线向左移动磁感电阻 ,测出 离电磁铁左端的距离 与对应的电流表示数 ,算出 处磁感应强度 的数值如表。请计算 时, .
|
1 |
2 |
3 |
4 |
5 |
6 |
|
10 |
12 |
15 |
20 |
30 |
46 |
|
0.68 |
0.65 |
0.60 |
0.51 |
|
0.20 |
(3)综合以上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电磁铁外轴线上磁感应强度随电磁铁电流的增大而 ,离电磁铁越远,磁感应强度越 。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小桶内装入适量的沙子,滑块恰好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1)为测量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应测量 ,所需测量仪器是 。
(2)把毛巾铺在木板上,发现需要装入更多的沙子,滑块才会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 。
(3)小明想用钩码替代沙桶,请你对此做出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