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两年来,南海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2012年4月初,我国渔民在南海海域黄岩岛附近正常作业时,菲律宾军舰却欲抓扣中国渔民,中国国家海洋局迅速派出我国最为先进的310海监船实施保护,随后中国外交部发布严厉外交声明,坚决维护我国南海主权。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一直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永恒主题。识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的人物是______(只填字母);明朝中后期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是______(只填字母)。
材料二 “鲜卑族本身,尽管因此不再作为一个单一民族存在,但在另一个民族大家庭中得到了永生。”
(2)请写出使鲜卑族“得到了永生”的历史事件。
材料三 有人致信荷兰殖民者揆一;“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3)材料三中“余”是谁?他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材料四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4)清朝时,左宗棠率军收复了我国哪一地区从而维护了国家主权?这一地区早在哪一朝代已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
材料五  2012年3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见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昊伯雄时强调,两岸虽然还没有统一,但中国领土和主权没有分裂,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没有改变。
(5)“两岸虽然还没有统一”,但是大陆早已统一,其标志是什么?今天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社会在十九最后十年发生转型。
材料二: ……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以上两则材料均摘自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三版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这种制度指的是什么?(2分)材料一中“社会变革”指的是俄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2分)
(2)材料二中”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为了实现材料二中的”首要目标“,日本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3)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次改革对这两国的共同作用。(3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文艺复兴运动前,欧洲绘画雕塑中的圣母神态安详、神圣,少有人间真情。而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琪罗的作品《哀悼基督》,圣母是一个容貌端庄、美丽的母亲,她的表情和美是生动的… …
材料二:恩格斯说:“葡萄牙人……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新海岸所要的第一样东西。
(1)材料一中的圣母形象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的什么思潮?(2分)请你举出一个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2分)
(2)最先实现材料二中“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是谁?(2分)材料二反映了他美洲去的目的是什么?(2分)
(3)两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欧洲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3分)

阅读下列图片后回到问题。


请回答:
(1)上述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4分)
(2)图①和图③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在政治目的上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3)请为上述图片拟一个恰当的主题。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本小题6分)
“每一个青年的前途离不开国家的前途,没有国家的前途,也没有青年的前途。我们国家的发展,将会给每个青年创造用武之地。同时,国家的前途也离不开青年的前途,一个国家的希望就寄托在青年身上,寄托在你们身上。没有青年的牺牲和奋斗精神,没有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这个民族和国家也是没有希望的。这两点互相联系,归根到底,就是青年人要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连在一起。”—2013年5月4日-李克强与清华学子的座谈讲话
(1)上述材料是李总理为纪念哪一历史事件发表的讲话?结合所学想一想这一运动有何意义?
(2)这一历史事件是什么时间爆发的?(1)导火线是什么?最先爆发在哪个城市?
(3)作为21世纪的青年学生,如何“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连在一起”?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l842年,“他”当皇帝时,清政府签订了近代第一份不平等的条约,这份条约既有割地,也有赔款。
材料二:“它”位于北京西郊,历时l50多年的修建,成为一座著名的皇家园林,第二次鸦片战争,一把大火,让无数的炎黄子孙为他哭泣。
材料三: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它”趁火打劫,北方那么多的大好河山开始沦丧。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他”指谁?“条约”指哪一个?割让了哪块土地?
(2)材料二中的“它”指什么?
(3)材料三中的“它”指哪个国家?
(4)三则材料给你怎样的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