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光绪年间的一本书描绘当时的上海“西人所购者,以丝茶为大宗”,“其售于华者,呢、布、羽毛等物,消亦不细(销售量也不少)”。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

A.民族工业集中于上海
B.小农经济彻底解体
C.上海成为国际大都会
D.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苏联解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生病去看中医师,都要把手伸在医师面前,医师根据脉象来谈病情。这是中医师诊断病情的重要方法,也是一大特色,关于「切脉」的历史,下列叙述何者正确?
①切脉起源于晋代王叔和的脉经,因为有了奠定中医脉学基础的这一本书,后人才有所循
②切脉之法古已有之,有关的方法和理论,散见于各种典籍,王叔和加以总结,撰成脉经③王叔和的脉经对于五脏六腑的病症和各种脉象间的关系,都有探讨,并作了分类
④自古以来,高明的医师单凭脉象就知道病情,唐代孙思邈以来的着名医家,无不如此
⑤自古以来,中医诊病并不把切脉当作测知疾病的唯一方法,而是主张通过望、闻、问、切进行全面诊断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有一位文人记载了从海商那里听到的见闻:「在大海上行船,如何辨识地理方位非常重要。水手们辨识方位,白天靠太阳,晚上靠星星,在看不到星辰的阴天则可以利用指南针。」这位文人最早应是那个时代的人?

A.唐代 B.五代十国 C.宋代 D.元代

清康熙年间,陕西有位地方官王穆,在任内遇见一位西洋人,这位西洋人向他讲述了一些他闻所未闻之事。王穆因而写了一首赠大西洋进士的长诗。就其时代背景而论,这位「大西洋进士」很可能是一位

A.传教士 B.大学教授 C.商人 D.外交官

一位清代学者指出:「地气之盛衰,久则必变。唐开元、天宝间,地气自西北转东北之变局也。」我们应如何理解这个说法?
①以「地气」流动的观念来解释历史,有违科学精神,此说不足采信
②「地气」是当时人对政治形势变动的一种看法,此说内容值得参考
③「地气」是指农业生产的能力,「西北转东北」是指其变动的方向
④「开元、天宝间」的变局,安史集团攻击长安可视为一项重要指标
⑤唐以后首都从长安东移开封,再北移北京,可以说明地气流动之说

A.①④⑤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甘肃的漠地发现了一个长方形木牌,牌上以潦草的楷体书写着:「仙师敕令:贵龙星镇定空炁安」。我们应该如何了解这块木牌?
①这是道教的说法,仙师是指张天师②这是道家的说法,仙师指的是老子③这是晋代戍边将士携带的道士符箓④这是唐代僧侣天竺取经携回的佛书⑤这是元末白莲教起事时动员的令牌

A.①③ B.②④ C.②⑤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