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41年12月24日至1942年1月15日,中国军队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消灭日军数万人,取得大捷。此次战役是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盟军与日军交战的首场战役胜利,引起了当时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总统罗斯福也称:“盟军的胜利,全赖华军长沙大捷”。此次“长沙大捷”(    )

A.提高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
B.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计划
C.表明中国战场是抗击日寇的主战场
D.扭转了抗日战争的战局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抗日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8年中日建交36周年,回顾三十六年历史,中日关系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以下事件的发生,你觉得对中日关系产生一定影响的是()
①增加军费开支,发展军事力量 ②日本教科书事件③日本政府官员参拜靖国神社 ④日元贬值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江泽民同志指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对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是()

A.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
B.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C.各民族大团结是我国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
D.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每个公民的职责和义务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科教事业的发展,把教育事业摆放在了极为重要的地位。但下列不属于能促进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有

A.提出“二为”总方向 B.提出“三个面向”
C.颁布《义务教育法》 D.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勃列日涅夫在执政前期对赫鲁晓夫时期的政策进行了调整。他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其根本目的是()

A.成为超级大国
B.增强综合国力
C.增强军事和综合国力,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D.以重工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某日,江苏电视台某著名节目中给了一个谜面“巨匠、17世纪、力学、英国”(提示语:打一位近代伟大的科学家)。据此,你认为谜底是()

A.伽利略 B.牛顿 C.普朗克 D.爱因斯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