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王安石在讲学时,曾经给学生出一道问题:“异时多兵矣,而不以兵多故费财;今民之壮者多去而为兵,而租赋尽于粮饷,然亦不足于兵。此其故何也?”这反映王安石在教学中注重(   )

A.因材施教 B.军事教育
C.经世致用 D.理财为先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宋明理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代有学者说:“文人画不仅形于山水,无物不可寓文人之兴味也明矣”、“西洋画可谓形似极矣!而立体派之思想转变,亦足见形似之不足尽艺术之长”。该学者这一认识的主旨是

A.西方画作都以形似为重 B.文人画和西洋画可以取长补短
C.文人画有形似的不足 D.文人画与立体派都重精神表达

2010年1月第40届世界经济达沃斯论坛将主题确定为“重新思考价值观、重新设计合作体制、重新建设相关国际机构”。三个“重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世界

A.经济政治多极化的进一步发展 B.动荡局势的加剧
C.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复杂格局 D.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新华网发表《国际关系的三重镜像》一文,将二战后国际关系演变概括为“见山是山,界线分明;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 三重镜像。由“界线分明”到“世界变平”的标志是

A.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B.欧盟成立
C.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D.两极格局的形成

下图是20世纪50——70年代大国关系图。阅读下图(“—”表示合作关系,“<—>”表示对抗关系),甲乙丙分别指

A.英法美 B.英美苏 C.中苏美 D.美中苏

二战后两极格局的一些特征实际上在雅尔塔会议期间就已经形成。在如何划分欧洲势力范围问题上,美英所代表的西方和苏联在雅尔塔达成了所谓的“巴尔干百分比”,即苏联在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占有90%和75%的优势;英国(连同美国)在希腊占90%的发言权;南斯拉夫和匈牙利,苏联与西方平分秋色。“巴尔干百分比”的特征有
①大国强权②两分天下③冷战对峙④美苏争霸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