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政治妥协是人类社会中一种常见的政治现象,是冲突双方通过政治谈判、协商等方式互相作出让步,以缓解矛盾并达成共识的一种行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恩格斯说:“这样,在制度中便加入了一个全新的因素——私有财产。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地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
——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革命”,但是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妥协。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
——杨和平:《查理一世之死与英国宪政体制的确立》
材料三   杰弗逊曾经说过:“自由政府是建立在猜疑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制宪者们精明地设置障碍,使权力不能集中在任何一个人或一个部门之手,以避免胡作非为或盲动。控制的办法主要是使每个部门都在别的部门中发挥一定作用,有能力延缓甚至阻止其他部门的行动……
——钱满素《美国掀翻:分权·制衡·民主化进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回答梭伦改革中的什么措施最能体现恩格斯的论述?分析其历史影响。
(2)据材料二,分析作者认为“光荣革命”是“反革命”的理由。结合英国近代宪政体制特点,指出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妥协的具体表现。(6分)
(3)材料三中“猜疑”的实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制宪者们是如何“精明地设置障碍”,以避免总统“胡作非为或盲动”,而实现利益相互妥协的?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政治妥协的积极作用。(2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英国内战 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主要活动 古希腊的历史遗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把抽象的哲理与具体的罗马法相结合,认为法源于自然,“自然赋予所有人理性”,所以也赋予所有人“法”;自然界存在着一种普遍法则,它永恒不变。
[材料二]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   ——《民法大全》
[材料三]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和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议会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的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和询问。       ——英国《权利法案》
[材料四]美国1787年宪法是迄今为止,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的最美妙的杰作。    ——英国威廉·格莱斯顿
[材料五]美国妇女为选举权上街请愿

[材料六]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西塞罗关于“自然”和“法”的关系,应如何认识?
⑵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内容是否可以否定罗马法的历史作用?为什么?
⑶依据材料三指出,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主要取得了什么权力?该法案的实质是什么?
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四中威廉·格莱斯顿高度赞赏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依据。既然如此,为什么又会出现材料五图中所示的现象?
⑸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1787年美国宪法的相同点及其进步之处。
⑹综观上述材料,你认为制订宪法或法律最重要的依据应该是什么?

江泽民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江泽民指出的“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分别是什么变化?它们对中国人民各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2)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分别创立了什么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3)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三位思想巨人的共同特点,试分析并举例说明。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九龙闻一多
我的胞兄香港在诉他的苦痛,母亲呀,可记得你的幼女九龙?
自从我下嫁给那镇海的魔王,我何曾有一天不在泪涛光涌!
母亲,我天天数着归宁的吉日,我只怕希望要变作一场空梦!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⑴诗中提及的香港、九龙,分别是什么时候通过什么条约被割让的?
⑵请列举香港九龙回归的历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目前历史和考古学界最重要的三大课题是:人类的起源、农业(稻作)文明的起源和国家的起源。在我国,人类起源的代表性发现有北京猿人,农业文明的代表性发现有河姆渡遗址等,国家起源的代表性发现有良渚遗址等。
材料一:上山遗址是中国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位于浙江省浦江县境内。遗址的年代距今约9000~11000年,而河姆渡遗址距今5000年左右。
材料二:在上山遗址出土的夹炭陶片的表面,发现较多的稻壳印痕,胎土中夹杂大量的稻壳。对陶片取样进行植物硅酸体分析显示,这是经过人类选择的早期栽培稻。
材料三:遗址内具有明显的由旧石器向新石器过渡的特征。在遗址出土的陶器(片)和石器中,陶器多为夹炭红衣陶,数量少,陶质疏松、火候低,器型十分简单。石器以打制石器为主,并发现少量通体磨光的石锛和石斧,其中以石磨盘和石磨棒的组合最具特点。
材料四:中国迄今发现的万年以上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以洞穴、山地遗址类型为主,而上山遗址位于浙中盆地,四周平坦开阔。遗址发现了结构比较完整的木构建筑基址。


图一考古现场图二陶片中的稻谷遗迹图三石砧图四石磨盘和石磨棒
——以上材料均摘自金华新闻网
⑴根据材料一,上山遗址的发现有何意义?将对目前历史和考古学界最重要的三大课题中哪一课题研究的产生巨大影响?
⑵结合材料二和图片二,可以证明什么?
⑶结合材料二、三、四和图片一、二、三,可以反映出原始先民们怎样的生活方式?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里程碑”是我们经常用到的一个词语。《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里程碑”的定义是:设于道路旁边用以记载里数的标志;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下表中所列文件的历史地位以及被称为“里程碑”的理由。

文件
历史地位
理由
《十二铜表法》


《战争与和平法》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