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史·苏绰传》:“诸州郡县,每至岁首,必戒敕部民,无问少长,但能操持农器者,皆令就田,垦发以时,勿失其所……若有游手怠惰,早归晚出,好逸恶劳,不勤事业者,则正长牒名郡县,守令随事加罚,罪一劝百。”材料反映的主要信息是( )
A.当时实行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体制 |
B.地方官员负有督促和组织农业生产的任务 |
C.国家制定了一些与农业有关的法律政策 |
D.重农政策严重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 |
《全球化:起源、发展和影响》一书指出,“当发展中国家的移民涌入纽约那样的全球化城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的人“再也没有办法互相忽略了”,“人们可能开始对自己的政治和社会上的效忠对象产生迷惑”。由此可见
A.全球化会改变人们的意识形态和观念 |
B.政治制度不同是阻碍移民的关键因素 |
C.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日益落后 |
D.全球化加剧国际之间移民问题的矛盾 |
下图所反映的经济组织,其突出特征是
A.成员国政治经济一体化 |
B.成员国经济技术合作多样化 |
C.成员国经济发展均衡化 |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优势互补 |
20世纪6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有三尼之说:美国总统肯尼迪;苏共第一书记尼基塔·赫鲁晓夫;印度总理尼赫鲁。“三尼之说”的出现体现了那时的国际形势是
A.美苏“冷战:格局形成 |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
C.资本主义世界的三足鼎立 | D.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
英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提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出发点是
A.美国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
C.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 D.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矛盾 |
下图中,美国汽车产量1933年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A.消费者购买力下降 | B.厂家生产能力下降 |
C.政府限制汽车生产 | D.汽车销售价格上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