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远航探险时才开始。”这样说主要时由于( )
| A.在此以前未出现著述世界历史的史学家 |
| B.其探险打破了人类彼此隔绝的生活状态,促进了世界各民族的融合交流 |
| C.他们在探险过程中都曾记述了所到地区的历史 |
| D.其探险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
下图漫画《一团和气图》乍一看好似一位笑面弥勒佛盘腿而坐,而细观之弥勒佛左耳处有一道冠老者,右耳处有一方巾儒士,弥勒佛手搭两人肩上,借用道者与儒士的五官,合成一张正面像,它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一种社会思潮。这一思潮()
| A.隋唐时期初露端倪 |
| B.推动了新儒学体系的诞生 |
| C.“三教合归佛”为其核心 |
| D.糅合了法家、道家及阴阳家的思想 |
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
| 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
|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
|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
《汉书·地理志下》载:“汉兴以来,鲁、东海多至卿相。”自昭宣时期到西汉末年,历代丞相中,齐、鲁、东海人多达11人,12人次,人数占52.38%。这说明()
| A.加强君权而分散相权 |
| B.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
| C.贤臣政治取代功臣政治 |
| D.儒学对政治生活影响深刻 |
《史记·高祖本纪》载:“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上述材料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倾向是()
| A.天人合一 | B.敬天法祖 |
| C.君权神授 | D.天人感应 |
孟子说:“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而董仲舒则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这一变化说明了()
| A.“天人合一”思想深入人心 |
| B.儒学发展适应了统治者需要 |
| C.汉代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 |
| D.先秦儒学存在重大理论缺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