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53年到1964年间,苏联的钢产量从3 810万吨增加为8 500万吨,煤产量从3.2亿吨增加为5.5亿吨,石油产量从5 280万吨增加为2.23亿吨,工人的生活得到改善,平均月工资从1955年的76.2卢布上升到1965年的104.2卢布。出现上述现象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改革( )
| A.把农业作为经济改革的重点 |
| B.以发展工业尤其重工业为重点 |
| C.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
| D.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
下图是一份询问笔录,该询问笔录产生的背景是( )
| A.清政府对民族工商业进行打压 |
| B.民国官僚资本压制工商业发展 |
| C.“一五”计划忽视了轻工业发展 |
| D.计划经济实施及极左思潮泛滥 |
1958年1月,毛泽东尖锐批评了1956年6月《人民日报》发表的《要反对保守主义,也要反对急躁情绪》的社论,说:“这篇社论……实际重点是反冒进的。”这说明( )
| A.毛泽东希望加快经济建设步伐 |
| B.阶级斗争成为国内主要矛盾 |
| C.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全面展开 |
| D.中国紧跟苏联建设步伐 |
这是一次被称为“强国序曲”的会议,法国《世界报》评论:“这次代表大会似乎将成为世界共产主义历史上,特别是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日子。”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说:“这个党正在缓慢地,但却是相当有把握地领导着,把农业的中国推向工业化。”这次会议是指( )
| A.中共七大 | B.七届二中全会 |
| C.中共八大 | D.八大二次会议 |
“新中国成立后的一天,金秋的首都在鲜花的装点下,显得格外美丽。古老而又年轻的北京,迎来了共和国诞生以来第一大盛事。1226名代表带着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第一次汇聚这里,共商国是。”“这次大会”召开时,我国( )
| A.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
| B.“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 |
| 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已经起步 |
| D.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 |
“卡门有强烈的个性,独特的道德标准,她邪恶堕落,却又独立自由,宁肯付出生命,也要坚持个性自由和忠于自己。”这是观众对歌剧《卡门》的评价。下列哪部作品的创作风格与其一致
| A.《人间喜剧》 | B.《唐璜》 | C.《红与黑》 | D.《约翰▪克利斯多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