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葡萄牙人利用以澳门为中心的果阿(印度)、里斯本(葡萄牙)航线,长崎(日本)航线,马尼拉(菲律宾)航线,把生丝、丝绸、棉布、瓷器等中国商品运往各国。西班牙人的“马尼拉大帆船”则把从福建月港等地运来的中国商品,销到美洲的墨西哥、秘鲁、巴拿马、智利等地。后起的荷兰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把中国商品卷入规模更大的全球化贸易之中。
法国年鉴派大师布罗代尔对此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16世纪“各种协力促成的运动”是西班牙前往美洲……这种远程贸易对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中国往往是大帆船贸易货物的主要来源,对新西班牙(墨西哥及其附近广大地区)的人民来说,大帆船就是中国船,马尼拉就是中国与墨西哥之间的转运站,作为大帆船贸易的最重要商品的中国丝货,都以它为集散地而横渡太平洋。在墨西哥的西班牙人,当无拘无束的谈及菲律宾的时候,有如谈及中华帝国的一个省那样。”
这种盛况与江南市镇有着密切的联系,出口的生丝、丝绸主要来源于太湖流域的丝绸业市镇。太湖流域湖丝与丝绸的出口欧洲,从17世纪70年代起,有了历年的统计数字。据统计,1679~1833年的155年中,每年的出口量,从8担上升到9920担……
中国的这种全球化贸易,使大量生丝、丝绸、棉布流向各国,由于海外各国始终处在结构性贸易逆差之中,导致白银货币源源不断流入中国。据弗兰克研究,美洲在17世纪和18世纪分别生产了37000吨和75000吨白银……这些白银的大多数也最终流入中国。
——摘自《江南市镇的早期“工业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江南市镇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江南市镇活跃对全球化贸易背景下中国发展的影响。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商业发展的基本要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4年9月是孔子2565岁诞辰月,“两岸三地”和全球华人及相关组织用祭孔活动对其表达敬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史记》记载,公元前478年(孔子死后第二年),鲁哀公下令在曲阜阙里孔子旧宅立庙,即今天的孔庙。孔子生前所住的三间房屋改成寿堂,孔子生前所使用的衣、冠、车、琴、书册等保存起来,并且按岁时祭祀。这是诸侯祭孔的开始。
材料二 据《汉书》《后汉书》的记载,汉代的主要祭孔活动有: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自淮南还京,经过阙里,以“太牢”祭祀孔子。开皇帝祭孔之先。
汉元帝在位时,征召孔子第十三代孙孔霸为帝师,封关内侯,号褒成君,赐食邑八百户,以税收按时祭祀孔子。
公元29年,光武帝派遣大司空宋宏作为特使到曲阜祭祀孔子。
公元59年,汉明帝于太学及全国郡县学祭祀周公、孔子。
汉桓帝下诏重修孔庙,任命孔和为守庙官,并立碑记载。
材料三 据新华网报道,2014年9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了纪念孔子2556岁诞辰大会,并发表了《人类文明交流交融》的重要讲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两岸三地”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了“2005年全球联合祭孔”活动。
曲阜是祭孔的主会场。9月28日8时10分,万仞宫墙城门徐徐打开,浩浩荡荡的祭孔队伍沿孔庙中轴线,徐徐前行,来到大成殿前参加公祭及传统祭祀活动。
世界各地的30余家孔庙、文庙和孔子纪念地一起参与祭孔活动,CCTV以特别节目的形式,用3个小时的宏大篇幅向全球直播。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可获得许多历史信息。按要求填写下表。

领域
信息
政治现象

经济现象

文化现象

(2)根据材料二,归纳说明汉代祭孔活动的特点。依据所学知识,概述如此祭孔的原因。
(3)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的祭孔活动有哪些继承和创新?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公元1546年,时年18岁的戚继光听闻山东沿海一带遭受倭寇的烧杀抢掠,写下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1555年赴任浙江后,戚继光前往金华、义乌招募矿工和农民,将其练成一支精锐的部队,后称“戚家军”,并根据南方多沼泽的地理特点制定阵法——鸳鸯阵,又给他的部队配备火炮、兵械、战舰等装备。嘉靖、万历年间,在人民的支持下,戚继光率戚家军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与福建总兵俞大猷、广东总兵刘显等,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
当重用戚继光的内阁大学士张居正死后即被弹劾免职,回乡后不久病死。他撰写的兵书《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都被收录《四库全书》。相传戚继光曾率军于中秋之夜抗倭获胜,次日军民补过中秋佳节,至今浙江台州一些县市仍将中秋节定为八月十六;戚家军穿绳扎于腰间充战时干粮的“继光饼”,仍是今天闽浙沿海一些地区民间常见的面食。闽浙鲁一带还设有戚公祠或纪念馆。
——摘编自《明史·戚继光列传》白话译文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戚继光抗倭斗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后世纪念戚继光的原因。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64年5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宣告成立,从此开始了反对以色列入侵的武装斗争。多年的战争使双方认识到,谁也无法消灭谁,战争解决不了问题。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下,巴以双方开始寻找政治解决的途径。1991年10月马德里中东和会召开,会议构筑了中东和谈的基本框架,确立了以“土地换和平”的基本原则。1993年9月,巴以双方签署了第一个和平协议——巴勒斯坦自治《原则宣言》。
1996年内塔尼亚胡执政后,以色列背弃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强调以“安全换和平”的原则取而代之。2000年7月在美国戴维营举行巴以美三方首脑会晤,因涉及耶路撒冷地位、边界划分、犹太人定居点前途、巴难民回归以及水资源分配等棘手问题,会谈未能达成协议。同年9月,以色列强硬派领导人沙龙强行进入伊斯兰圣地阿克萨清真寺,引发了巴以间一场旷日持久的流血冲突。2001年沙龙政府上台后,巴以关系更加恶化。巴勒斯坦一些激进组织针对以色列人制造了一系列“恐怖活动”,致使以色列采取了强烈打击报复,巴以双方陷入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
——摘编自张淑清《试论巴以冲突的历史根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巴勒斯坦自治《原则宣言》达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以双方至今未达成永久性和平协议的原因。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中共成立后20多年革命斗争中,党内先后出现的错误使许多人对真假马克思主义还分辨不清……抗战以来共产党员由4万多人猛增到80多万人,大批农民及其他小资产阶级分子入党……由于共产国际的错误指示和与中共意见的重大分歧,皖南事变使新四军遭受惨重损失,为避免重蹈覆辙,毛泽东决心尽快改变与共产国际的关系。因此,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成为当时摆在党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而延安整风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随着党中央所在地陕甘宁边区的形势比较稳定,同时毛泽东高瞻远瞩的正确思想逐步赢得了同志们的信任,因而在1942年2月毛泽东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反对主观主义、反对宗派主义、反对党八股的整风任务,并阐明了整风的宗旨和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通过延安整风,使全党确立了一条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使干部在思想上大大地提高一步,使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同时也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延安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广泛、生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教育运动。
——摘编自卢毅《延安整风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概括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展延安整风运动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2)概括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整风运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积极作用。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为缓解政治人才危机,公元前134年汉武帝下令“郡国举孝廉一人”,公元前128年又下诏:二千石“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形成的天子对策(策试)制度,初选名单由武帝审核,并亲览对策,最后决定等第。还批准了博士弟子每岁课试的方式——射策:试题写在简策上,由试者投射取而答之,按答题优劣,上者为甲,次者为乙,分授不同官职。同时武帝打破了商人不能为官的旧传统,并特别注意选拔重用精通农业、商业、水利、科技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延续四百余年的汉朝能够长治久安,应该说与汉武帝的选官用人制度的改革密切相关。
——摘编自王国民《从“功臣政治”到“贤臣政治”》
唐太宗即位之初,百废待兴,曾说:“致安之本,唯在得人”。 中郎将常何所陈二十余事,很有见地,太宗一问,方知是常何家的食客马周代写,一连四次派人催促急见马周,面谈深喜,即令入直门下省,旋任监察御史。“玄武门之变”后,太宗不计前嫌,宽宏大度,授魏征谏议大夫职,信任有加,为左右近待。唐太宗的用人之道,使贞观年间涌现出一批名垂青史的贤相良臣。
——摘编自基督山《唐太宗的用人之道与纳谏气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武帝、唐太宗用人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唐太宗用人制度改革的共同历史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