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指出,重庆谈判也许是传统中国最后一次以战争解决政治争端的替代方式,是现代中国第一次具有显赫的国际背景和公众舆情参与的试图以民意制衡党争、以理性驾驭武力的历史性尝试。重庆谈判的这次“历史性尝试”涉及的核心问题是
| A.促进国共联合抗战夺取抗战胜利的问题 |
| B.建立何种政治体制以谋求国家长远和平发展的问题 |
| C.实行土地改革加快经济发展的问题 |
| D.争取国际支持发展成为世界大国的问题 |
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 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 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
| 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 | 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 |
对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人们常常谈到革命,成千上万的人确认,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绝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罗斯福新政直接有利于防止上述情景出现的有:
①整顿银行,颁布《存款保险法》②实施“以工代赈”
③颁布《农业经济调整法》④实施《社会保险法》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③④ | D.②④ |
19世纪末,“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又兼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上述现象的产生,最主要是由于:
| A.工业革命的开展 |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
| C.世界市场的形成 | D.垄断组织的出现 |
“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穿越时空,轻拂史尘,我们不难发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美国“1787年宪法”具有的共同点是:
①都是民主与封建专制斗争的结果②都使本国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③都是工业近代化的产物④都深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 A.④ | B.①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下列历史事件既具有反对封建割据、实现国家统一,又具有摆脱外来压迫、实现民族独立双重性质有:
①美国独立战争②美国南北战争③俄国农奴制改革④日本明治维新
| A.④ | B.①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