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荷兰王国首相吕特邀请赴荷兰海牙出席第三届安全峰会。此次核安全峰会以“加强核安全、防范核恐怖主义”为主题,来自全球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和有关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峰会,并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进行访问。主要反映出( )
| A.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
| B.中国致力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
| C.有利于世界多极格局的加强 |
| D.推动了中、欧之间的同盟合作 |
以下是1872~1913年中国近代工业的统计资料,该资料不能说明的是( )
| 商办 |
官办或官商合办 |
外商企业 |
||||
| 年代 |
设厂数 |
资本(千元) |
设厂数 |
资本(千元) |
设厂数 |
资本(千元) |
| 1872—1894年 |
53 |
4697 |
19 |
16196 |
103 |
28000 |
| 1895—1913年 |
463 |
90801 |
86 |
28469 |
136 |
103153 |
| A.19世纪70年代中国已经出现近代企业 | B.近代民族工业产生时资金少、规模小 |
| C.甲午战争后近代民族工业有一定的发展 | D.近代民族工业技术力量薄弱 |
广东地区是中国近代工业化始发地之一,以下能证明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 A.汉阳铁厂 | B.发昌机器厂 |
| C.继昌隆缫丝厂 | D.贻来牟机器磨坊 |
恩格斯说:中日战争意味着古老中国的终结,意味着它的整个经济基础全盘的但却是逐渐的革命化,意味着大工业和铁路等等的发展使农业和农村之间的旧有联系瓦解…对恩格斯的话理解正确的是( )
| A.恩格斯预见了中国将会爆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 B.恩格斯是说中国将会进行工业革命 |
| C.是指自然经济的瓦解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
| D.中国将会被日本打败 |
《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从中可以看出导致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因素是( )
| A.外资工业在中国的兴起 | B.民族工业没有技术优势 |
| C.民族工业没有资本优势 | D.外资工业享有免税特权 |
下列对近代前期中国民族工业两次短暂发展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 A.“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两大思潮深入人心 |
| B.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
| C.帝国主义的侵略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
| D.在近代中国民族工业不可能获得充分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