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以下是1872~1913年中国近代工业的统计资料,该资料不能说明的是(   )

 
   商办
   官办或官商合办
   外商企业
   年代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设厂数
 
资本(千元)
1872—1894年
   53
    4697
   19
   16196
  103
   28000
1895—1913年
  463
   90801
  86
  28469
  136
   103153

   

A.19世纪70年代中国已经出现近代企业 B.近代民族工业产生时资金少、规模小
C.甲午战争后近代民族工业有一定的发展 D.近代民族工业技术力量薄弱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马克思认为帮助欧洲“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的中国古代发明是:()

A.印刷术 B.罗盘针 C.火药 D.造纸术

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

A.寻找黄金其目的是传播基督教
B.对黄金的追求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
C.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是黄金输出
D.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马克思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时势”指西方工业文明的兴起与发展
B.“隔绝于世”表明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C.“安于现状”说明了农耕经济的繁荣
D.中国已开始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

清初实行抑商、海禁政策产生的影响是:()
①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使封建经济长期延续,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③成为中国与世界隔绝,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
④加快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伊恩·莫里斯在《西方将主宰多久》一书中写道:“大多数中国皇帝担心的,不是自己如何获得更多财富,而是外贸可能使不受欢迎的商人阶层致富。”为此明清皇帝采取的政策是:()

A.断绝中西贸易的往来 B.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
C.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 D.重视工商业的发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