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恩·莫里斯在《西方将主宰多久》一书中写道:“大多数中国皇帝担心的,不是自己如何获得更多财富,而是外贸可能使不受欢迎的商人阶层致富。”为此明清皇帝采取的政策是:( )
A.断绝中西贸易的往来 | B.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 |
C.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 | D.重视工商业的发展 |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人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A.儒、道、墨、法 | B.墨、儒、法、道 |
C.法、儒、道、墨 | D.道、法、墨、儒 |
阅读表格,在下列早期儒学家的思想主张中,体现的共同思想是()
思想家 |
思 想 主 张 |
孔子 |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有教无类” |
孟子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施仁政以民,省刑罚,薄税敛” |
荀子 |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制天命而用之” |
A.教育思想B.农本思想
C.民本思想D.重农抑商
从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张“仁政”、再到荀子强调“仁义”,儒家思想的早期发展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
A.依靠礼仪法治的教化规范,把小人变成君子,凡人变成圣人 |
B.统治者要“仁者,爱人”,被统治者要“克己,顺服”[ |
C.从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描绘设计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
D.从强调“三纲五常”入手构建一个大一统的社会 |
蒋介石日记:“正午约毛泽东谈话半小时,余示以至诚与大公,允其所有困难无不为之解决,而彼要求编其28师之兵数。”这则日记可能写于()
A.国民革命时期 | B.西安事变时期 |
C.重庆谈判时期 | D.北平和谈时期 |
某纪实文学写道:“7月9日,烈日灼灼,广州东校场,军旗飘飘,10万军民人头涌涌,‘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等口号声此起彼伏。”据此判断,该誓师场景是描述()
A.辛亥革命 | B.北伐战争 | C.抗日战争 | D.解放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