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所示为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Ⅱ3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有关甲、乙两种遗传病和人类遗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从系谱图中可以看出,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乙病的遗传方式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 |
B.若Ⅲ9与Ⅲ13结婚,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4 |
C.若Ⅲ9与Ⅲ12结婚,生两病兼发孩子的概率为1/24 |
D.若Ⅲ9与Ⅲ12结婚,后代中只患甲病的概率为7/12 |
如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内环境与A交换气体必须通过的结构是肺泡 |
B.①表示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
C.②表示肾小囊的重吸收作用 |
D.D表示皮肤 |
内环境必须保持稳定,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生命活动,有关论述不正确的是
A.剧烈运动积累了乳酸、碳酸,肌肉感到酸胀,排尿使这些物质排出而使症状消失 |
B.由于血浆中含有H2CO3、NaHCO3等缓冲剂,pH才能正常 |
C.内环境体温调节受到下丘脑控制 |
D.血浆中缺少蛋白质引起组织水肿 |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A.CO2、O2 | B.H2O、Na+ |
C.C6H12O6、尿素 | D.血红蛋白、氧化酶 |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的变异 |
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变化,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
D.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发展,形成生物的多样性 |
如图表示某种农作物品种①和②培育出⑥的几种方法,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培育品种⑥的最简捷途径是Ⅰ→Ⅴ |
B.通过Ⅱ→Ⅳ过程最不容易达到目的 |
C.通过Ⅲ→Ⅵ过程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
D.过程Ⅵ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