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发生多起造纸厂废水灌溉事件。农民用未经处理的造纸厂废水灌溉菜地,导致蔬菜的生长发育和品质发生变化。小明为了探究造纸厂废水是否影响菜豆种子的发芽率。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l)作出假设:_。
(2)方法步骤:
①取两个培养皿分别标号A、B,每个培养皿底部垫有两层纱布,将200粒大而饱满的菜豆种子平均放人A和B中。
②向A培养皿中倒入适量不含造纸厂废水的清水,向B培养皿中倒入_。
③将A、B两个培养皿放在适宜种子萌发的相同环境下培养,每天观察一次,连续观察7天,记录菜豆种子的萌发情况。
④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出的菜豆种子友芽率:A培养皿中的菜豆种子发芽率是93%,B培养皿中的菜豆种子发芽率是34%。
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3)该实验的变量是_。
(4)小明将该实验重复做了多次,其目的是。
(5)根据上述实验的方法步骤,小明得出的实验结论是:(6)根据上述实验,请你给造纸厂提出治理建议:
探究(每空2分,共12分)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试管编号 |
1 |
2 |
3 |
馒头碎屑或块 |
碎屑适量 |
碎屑适量 |
馒头块适量 |
唾液有无 |
2ml唾液 |
A |
2ml唾液 |
是否搅拌 |
充分搅拌 |
充分搅拌 |
不搅拌 |
保温 |
37℃水浴保温10分钟 |
||
加入碘液 |
2滴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与1号试管起作用。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和两只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实验结果是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
下表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设计,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瓶子编号 |
种子的数量(个) |
种子所处的环境 (其它外界条件均适宜) |
A |
3 |
少量水,20℃ |
B |
3 |
无水,20℃ |
C |
3 |
少量水,-10℃ |
D |
3 |
将种子淹没的水,20℃ |
(1)用A号瓶与B号瓶进行对照,所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
(2)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用____________两瓶做对照实验。
(3)A号瓶预期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D号瓶预期的实验结果_____。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出本实验设计中的一处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在严格按上表的实验条件进行实验的情况下,用于实验的种子最终都没有萌发,应从_____方面寻找原因。
(6)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应该让种子处在与上表哪个瓶子相同的环境中? ____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试管编号 |
1号 |
2号 |
3号 |
馒头屑或馒头块 |
馒头屑+搅拌 |
馒头屑+搅拌 |
馒头块+不搅拌 |
清水或唾液 |
2ml唾液 |
A |
2ml唾液 |
振荡后保温 |
37℃水温保持10分钟 |
||
加入碘液 |
2滴 |
||
结 果 |
B |
变蓝 |
变蓝 |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 ,作为1号试管的 实验。
2)、2)、在三支试管分别加入2滴碘液后,1号试管出现的 现象是:B (填写“变蓝”或“不变蓝”) 。因为唾液中的含有酶,能把淀粉消化成。
3)1号试管与3号试管的比较可知:口腔中的 结构 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4)在三支试管中有甜味的是【】号试管和【】号试管。
5)水温为什么要保持37℃?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共6分)
试管编号 |
1 |
2 |
3 |
馒头碎屑或块 |
碎屑适量 |
碎屑适量 |
碎屑适量 |
唾液有无 |
2ml唾液 |
2ml清水 |
2ml唾液 |
是否搅拌 |
充分搅拌 |
充分搅拌 |
不搅拌 |
保温 |
37℃水浴保温10分钟 |
||
加入碘液 |
2滴 |
(1)分析1号试管和2号试管这一组实验,实验变量是。
(2)1号和3号试管进行实验,其探究的问题是。
观察到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变蓝”或“不变蓝”)
选取生长正常的天竺葵叶片进行如图甲所示的光合作用实验:
①将此装置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这三片叶取下,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②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分别向这三片叶上滴加碘液,观察三片叶是否变蓝.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结果发现,三片叶片都变为蓝色,实验失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若各操作步骤正确,通过上述的对照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式①和式②分别表示植物体内的两种生理活动:在人体中只进行②表示的生理活动。在人体中生理活动②是由血液循环运输来的的氧气通过__________进入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中的线粒体中完成的。式②中的能量最终来源是式①中的_____________。
(4)分析乙图,可以看出光合作用强度受_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