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宇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
(1)实验时,应将激光笔发出的光紧贴 射向 (“平面镜”或“硬纸板”);
(2)实验时,常把硬纸板A或硬纸板B沿ON转动一个角度使两个硬纸板不在同一个平面内,这样做是为了探究 。
(3)实验过程中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多做几次实验,并记录了如表所示主实验数据,这样做是探
究 关系。
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中:
(1)如图甲,用手按压强计的橡皮模,U型管内水面出现高度差;将橡皮膜放入酒精中,U型管内水面也出现高度差,这说明____________;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________法;
(2)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型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通过________方法可以进行调节。
①从U型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②拆除软管重新安装;③向U型管内加适量水;
(3)比较乙、丙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____________有关;比较丙、丁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____________有关。
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同学们准备测量物质的密度,选取的器材有:酸奶、量筒、天平(带砝码)、烧杯。小新和小洋同学分别设计了一种测量酸奶密度的实验方案:
方案一:(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2)向烧杯中倒入一些酸奶,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则这些酸奶的质量为________;(3)再将烧杯中酸奶倒入量筒中,测出酸奶的体积V;(4)计算出酸奶的密度ρ。
方案二:(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装有适量酸奶的烧杯的总质量m1;(2)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酸奶倒入量筒中,记下量筒中酸奶的体积V;(3)测出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m2;计算出酸奶的密度ρ=________。
分析与交流发现:方案一中测量体积偏________,测出密度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
实验桌上提供了如下器材:符合实验要求的电源一个、定值电阻R0一只、滑动变阻器一个、量程满足实验要求的电压表、电流表各一只;开关一个.小刚想利用实验桌上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定值电阻的电功率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
(1)在答题卡中的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2)写出实验步骤.
(3)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小明在学习了浮力的知识后,得到了这样的结论:物体在密度大的液体中受的浮力就大,在密度小的液体中受的浮力就小。请你利用弹簧秤、细线、铁块、水、酒精、烧杯设计一个实验,用实验来说明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请你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下表是小红在研究“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与该电阻阻值之间的关系”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你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出电功率与电阻阻值之间的关系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R/Ω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I/A |
0.3 |
0.3 |
0.3 |
0.3 |
0.3 |
0.3 |
U/V |
3 |
6 |
9 |
12 |
15 |
18 |
P/W |
0.9 |
1.8 |
2.7 |
3.6 |
4.5 |
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