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选做(12分)【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X、Y、Z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与氢元素可形成:H2X、H2X2两种化合物,且在常温下均为液态;Y基态原子的M层电子数是K层的3倍;Z2+的3d轨道中有10个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X所在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主族元素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H2X2分子中X原子的杂化方式是_______。
(2)Y与X可形成YX42-
①YX42-的立体构型是_____________。
②写出一种与YX42-互为等电子体分子的化学式__________。
(3)Z的氯化物与氨水反应可形成配合物[Z(NH3)4]Cl2,1 mol该配合物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_。
(4)Y与Z形成化合物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已知该晶体的密度为a g·cm-3,则该晶胞的体积为___________cm3(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已知NO2和N2O4可以相互转化:2NO2(g) N2O4(g)△H<0。现将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体积为2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图中共有两条曲线X和Y,其中表示NO2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是;a、b、c、d四个点中,表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点是

(2)①前10 min内用NO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NO2)=mol·L-1·min-1
②反应2NO2(g) N2O4(g)在b点的平衡常数K(b)=
③反应2NO2(g) N2O4(g)在d点的平衡常数K(d)与b点的平衡常数K(b)的关系:
K(d)K(b)(填“>”、“=”或“<”)。
(3)①据图分析,在25 min时采取的措施是(填序号)。

A.加入催化剂 B.缩小容器体积
C.加入一定量的NO2 D.加入一定量的N2O4

②若在35 min时,保持温度不变,快速缩小容器的体积至1 L,气体的颜色变化过程是

在25℃时,用石墨电极电解2.0L,2.5 mol/LCuSO4溶液。5 min后,在一个石墨电极上有6.4gCu生成。试回答下列问题:
(1)极发生氧化反应(填阴,阳),电极反应式为
(2)极发生还原反应(填阴,阳),电极反应式为
(3)有mol电子发生转移,得到氧气的体积(标准状况)是L,溶液的pH是。反应速率v(Cu2+):v(O2)==
(4)如用等质量的两块铜片代替石墨作电极,电解后两铜片的质量相差g,电解液的pH(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上使用的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的化学电池,其构造如图所示;两个电极均由多孔性碳制成,通入的气体由孔隙中逸出,并在电极表面放电。

(1)a极是极,b极是极,
电极反应式分别为
(2)氢气是燃料电池最简单的燃料,虽然使用方便,却受到价格和来源的限制。常用的燃料,往往是某些碳氢化合物,如甲烷(天然气)、汽油等。请写出将图中H2换成CH4时所构成的甲烷燃料电池中a极的电极反应式:。此时电池内总的反应方程式为

已知难溶于水的盐在水中存在溶解平衡:
在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Ag+的物质的量浓度和Cl的物质的量浓度的乘积为一常数,可用 KSP表示:KSP= c(Ag+)·c(Cl-)=1.8·10-10
若把足量AgCl分别放入① 100 mL蒸馏水,② 100 mL 0.1 mol / L NaCl溶液,③ 100 mL 0.1 mol / L AlCl3溶液,④ 100 mL 0.1 mol / L MgCl2溶液中,搅拌后,在相同温度下Ag+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用序号回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0.1 mol / L AlCl3溶液中,Ag+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多为_________mol / L。

10℃时加热NaHCO3饱和溶液,测得该溶液的pH发生如下变化:

温度(℃)
10
20
30
加热煮沸后冷却到50℃
pH
8.3
8.4
8.5
8.8


甲同学认为,该溶液的pH升高的原因是HCO3-的水解程度增大,故碱性增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乙同学认为,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NaHCO3受热分解,生成了Na2CO3,并推断Na2CO3的水解程度(填“大于”或“小于”)NaHCO3。丙同学认为甲、乙的判断都不充分。丙认为:
⑴只要在加热煮沸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试剂X,若产生沉淀,则(填“甲”或“乙”)判断正确。试剂X是
A.Ba(OH)2溶液 B.BaCl2溶液 C.NaOH溶液 D.澄清的石灰水
⑵将加热后的溶液冷却到10℃,若溶液的pH(填“高于”、“低于”或“等于”)8.3,则(填“甲”或“乙”)判断正确。
⑶查阅资料,发现NaHCO3的分解温度为150℃,丙断言(填“甲”或“乙”)判断是错误的,理由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