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翡翠的主要成分为NaAlSi2O6,还含有其他多种金属阳离子,其中Cr3+的含量决定其绿色的深浅。
(1)Na、Al、Si、O四种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Cr3+的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3)Cr可形成配合物K[Cr(C2O4)2(H2O)2],与H2O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是    (填化学式),草酸根离子(C2O42)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1 mol H2C2O4分子中含有的σ键的数目为    
(4)Cr和Ca可以形成一种具有特殊导电性的复合氧化物,晶胞如图所示。当该晶体中部分Ca2+被相同数目的La3+替代时,部分铬由+4价转变为+3价。若化合物中La3+和Ca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x<0.1),三价铬与四价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A、B、C、D、E是相邻三个周期中的五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C、D属同一周期,A 、E在周期表中处于同一纵行。己知:
①除A外,各元素原子的内层均已填满电子,其中B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
②A与B可以组成最简单的有机物,B与C可以组成两种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气体;
③D与E生成离子化合物,其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回答:
(1) A为元素,B为元素,C为元素,
D为元素,E为元素 (填元素名称)。
(2) C元素在周期表中属周期族元素,原子结构简图为
(3) 用电子式表示D与E形成化合物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与B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

1932年美国化学家鲍林首先提出了电负性的概念。电负性(用X表示)也是元素的一种重要性质,下表给出的是原子序数小于20的16种元素的电负性数值。注意阅读分析材料,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元素
H
Li
Be
B
C
N
O
F
电负性
2.1
1.0
1.5
2.0
2.5
3.0
3.5
4.0
元素
Na
Mg
Al
Si
P
S
Cl
K
电负性
0.9
1.2
1.5
1.7
2.1
2.3
3.0
0.8

(1)预测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应为(填元素符号);估计钙元素的电负性的取值范围:<X<
(2)简述元素电负性X的大小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之间的关系

(3)经验规律告诉我们:当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相应元素的电负性差值大于1.7时,所形成的键一般为离子键;当小于1.7时,一般为共价键。试推断AlBr3中形成的化学键的类型为;上表中最易形成离子键的两种元素的电负性之差为

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
(1)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
(2)A在NaOH水溶液中加热,经酸化得到有机物B和D,D是芳香族化合物。当有1 mol A发生反应时,最多消耗____________________mol NaOH。
(3)B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可生成某五元环酯,该五元环酯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4)写出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且属于酯类的D的所有同分异构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市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所示原电池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同学们发现两装置电流计的指针偏转方向不同,因此有人提出以下观点,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双选题,漏选得2分,多选错选得0分)

A.金属活动性铝比镁强
B.金属活动性镁比铝强,两装置中镁均为负极
C.仅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不能准确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
D.原电池中的正负极受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强氧化性等因素的影响

(2)要准确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除了可用电流计等仪表测量外,还可以通过观察现象来判断,请写出乙图中的电极材料及反应现象。(设镁铝均为纯净金属)
正极:负极:
(3)写出甲图中的电极反应式:
①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正极: 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图中铝片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某同学测得乙图中实验前铝片的质量是5g,实验后的质量是2.3g,则在实验过程中产生氢气的体积为_______(标况),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在某一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A、B、C、D四种气体物质的量(n)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开始到2 min,用D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
(3)在2 min时,图象发生改变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A. 升高温度    B.加入稀有气体,增大压强
C.减少A的物质的量 D.加入催化剂
(4)下列叙述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再变化   B.混合气体压强不再变化
C.v(B)︰v(C)=5︰6D.消耗1mol A的同时生成1mol D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