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殖指数是指一个地区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它是衡量一个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标,通常以百分数表示。下表为世界及各地区耕地垦殖指数和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变化表。据表,回答下列小题。
项目 地区 |
垦殖指数(%) |
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公顷/人) |
||
1950年 |
2000年 |
1950年 |
2000年 |
|
亚洲 |
14.7 |
17.5 |
0.31 |
0.14 |
欧洲 |
31.3 |
28.8 |
0.38 |
0.27 |
北美洲 |
12.0 |
12.4 |
1.31 |
0.81 |
非洲 |
5.8 |
6.3 |
0.87 |
0.27 |
大洋洲 |
2.0 |
6.0 |
1.21 |
1.84 |
世界 |
9.7 |
11.0 |
0.51 |
0.26 |
亚洲的垦殖指数较高,可能的原因是( )
A.地形多种多样,以平原为主 | B.季风气候显著,气象灾害较少 |
C.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 | D.农垦历史悠久,人口数量最多 |
2000年与1950年相比( )
A.欧洲因人口增长较快,所以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
B.大洋洲因人口负增长,所以人均耕地面积增加 |
C.北美洲垦殖指数的增长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
D.非洲因机械化水平高,导致垦殖指数上升 |
关于交通运输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交通运输点是交通运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
B.交通运输点包括车站、航空港、港口等不同类型 |
C.交通运输点是客货流的集散地,是交通运输的最终环节 |
D.交通运输点的建没受经济、社会和自然等因素的影响 |
关于中国京杭运河沿岸一些城市衰落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扬州的衰落是由于城市自身发展不平衡造成的 |
B.公路运输的发展是造成沿岸城市济宁衰落的原因 |
C.由于海上运输和铁路的发展而造成的 |
D.中国南北贸易活动的减弱 |
关于交通与城市区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A.沿河、沿海可以形成城市轴线 |
B.株洲是个典型的“![]() |
C.宝鸡不是在铁路枢纽上兴起的城市 |
D.城市分布的趋势是向交通便利的区位集中 |
下图是“工业区位选择模式图”,其中线段长短表示影响程度大小,下列选项与甲、乙、丙、丁四图相符的是:
A.甘蔗制糖、制鞋、微电子、啤酒 |
B.甘蔗制糖、微电子、制鞋、啤酒 |
C.甘蔗制糖、制鞋、啤酒、微电子 |
D.甘蔗制糖、啤酒、微电子、制鞋 |
关于工业集聚和分散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电子元器件工厂与装配工厂之间往往形成工业分散的现象 |
B.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经济主要集中在资金密集的专业化工业集聚区域内 |
C.跨国公司的工业分散布局是为了寻找最优区位 |
D.工业集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多的利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