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7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全文公布《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共有23条,准备建立和规范存款保险制度,依法保护存款人的合法权益,及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其中规定,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保费由银行交纳。即将实施的存款保险制度( )
A.能降低储户投资风险,增加储户实际投资收益 |
B.属于社会保险种类,有利于保障存款者的基本收益 |
C.属于商业型财产保险,有利于金融秩序的稳定 |
D.避免引发银行业竞争,为公众提供更优质服务 |
读漫画《改革开放30年——笔记本的变化》。漫画表明( )
A.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
B.发展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根本否定 |
C.后来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不是一帆风顺的 |
1916年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时,曾经激怒了一直把牛顿力学奉为真理的世界100名著名教授,他们联合声明:爱因斯坦错了。但爱因斯坦却幽默的说:“如果我错了,只要一个证明就足够了何须100个呢?”回答问题真理,没有不被怀疑和突破的特权。这是因为()
A.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
B.基于实践基础上的认识是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的 |
C.真理总是不断变化的 |
D.客观事物是无限变化发展的 |
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A.人们难以完全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 | B.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
C.认识具有无限性、反复性特点 | D.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
漫画中的大学生“村官”( )
A.不知道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
B.不懂得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
C.忽视了认识是实践的来源 |
D.背离了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
近年来,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都强调工作能力和实践经验,把能不能适应工作岗位放在首位,而不再看重花里胡哨的简历。这样做的哲学依据是( )
A.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 B.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
C.解决实际问题是认识的根本任务 |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孟子和王夫之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提出“万物皆备于我”;王夫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这两种思想的共同点是( )
A.都承认客观事物及其整个世界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
B.都承认客观精神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
C.都探究和回答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
D.都探究和回答了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