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及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9分)
材料:中国政府对南沙群岛行使管辖还表现在一系列持续和有效的政府行为。自唐贞元以来,中国已将南沙群岛列入了中国的版图,至明、清则进一步明确了这一点。大量的中国官方文件、地方志和官方地图都记载了中国历代政府对南沙群岛的管辖,并将其列入中国的领土范围。直至本世纪初,中国政府一直在没有争议的情况下对南沙群岛行使着和平管辖。中国政府对南沙群岛享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70年代开始,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以军事手段占领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在南沙群岛附近海域进行大规模的资源开发活动并提出主权要求。对此中国政府一再严正声明,这些行为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是非法的、无效的。
⑴既有陆上邻国又临海的省(区)是①、②中的 (填数码)。我国领土最南端是 ,南海诸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⑵材料中的马来西亚是图中④、⑤、⑥中的 (填数码)。
⑶③是 海,⑦是 海峡。
⑷下列关于东南亚的说法,正确的说法是:( )
| A.物产丰富,锡矿砂、石油、天然橡胶的储量或产量居世界前列 |
| B.东南亚河流短小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
| C.东南亚是华人和华侨最集中的地区 |
| D.东南亚分为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中南半岛上的泰国属于内陆国 |
⑸“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陈毅的这首诗是赠给缅甸友人的,说明了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是 、 、 。
读中国温度带图,回答: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我国温度带名称:
ABC
DEF
(2)温度带与农作物熟制:(填图中相应字母)
农作物两年三熟到一年两熟的是
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的是
水稻能一年三熟的是
阅读下列材料和地图,回答问题。
沙尘暴天气是我国灾害性天气之一,其强大的风力,裹挟着大量的沙尘给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人们生活及生态环境等造成严重的危害。
(1)我国的沙尘暴从空间分布看,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和华北地区;从时间上看,主要集中在_______季。
(2)我国沙尘暴最严重的A区域位于我国面积最大的__________盆地,该盆地地表分布着我国最大的内流河:___________河。
(3)我国沙尘暴最严重B区域位于__________高原西部。该高原上草原广布,大力发展_________业。
(4)A、B两区域成为沙尘暴的多发地带,主要原因有:
自然原因:气候_______,降水稀少,地表多疏松沙土。
人为原因:由于人类的__________,导致植被破坏,地表裸露。
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读长江、黄河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黄河发源地所在的A地形区是________高原,流向大致为自______向______流,注入______洋。
(2)图中两条河流,含沙量最大的是________,有“水能宝库”、“黄金水道”之称的是_______。
(3)黄河干流呈巨大的“_____”字形,图中B地形区是________高原,该地区地表千沟万壑,主要是由于严重的______________(生态环境问题)造成的。
(4)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洪涝灾害严重的地区,所以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________,图中C是在长江干流建成的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_________水利枢纽。
读“中国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________山脉,是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其南侧是 有“世界屋脊”之称的___________高原。
(2)②______________,是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其东侧是有“黑土地”之称的________平原。
(3)③是_________,与淮河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南侧的耕地类型是_________(“旱地”或“水田”)。
(4)填出图中数字或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④_________省⑤_________(行政中心)
A_________(国家) B________(国家) C________海
某中学开展“关爱母亲河”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小组通过数据分析、实地考察、实验探究等活动,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黄河各段监测水土流失数据表
| 黄河沿岸监测点 |
兰州 |
河口 |
龙门 |
陕县 |
利津 |
| 年平均含沙量/(千克/立方米) |
3.48 |
6.67 |
33.3 |
37.7 |
24.7 |
| 年平均输沙量/亿吨 |
1.19 |
1.67 |
11.2 |
16.0 |
11.5 |
(1)分析数据:读表,黄河流经________游黄土高原,含沙量明显增加。原因:黄土高原土层____________(疏松或坚实),植被____________,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
(2)实地考察:黄河下游素有“____________”之称。原因:黄河进入下游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____________(加快或减慢),携带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________。
(3)实验探究: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读图,甲、乙、丙中沙土最多的是______。结论:同等降雨量,同等坡度,植被越繁茂,水土流失越________。因此,为了保持水土,可采取的生态建设措施: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