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势,分合之际伴随着战争和动乱,”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影响历史发展的著名战役。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役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有关的战役是__________________使前秦的统治瓦解,确定南北朝时期分裂格局的战役______________ 。
(2)这三场战役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战争不可避免,但民族之间的和平交往更有利于民族关系的发展。
(3)汉武帝时,派出了两位大将出击匈奴发动漠北战役,从而使匈奴无力与西汉相抗衡。这两位大将是?
(4)汉元帝时“汉与匈奴合为一家,世世毋得相攻相诈”“三世亡(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这得益于哪一历史事件?
(5)古今中外的战争不计其数,请你谈谈你对战争的看法
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水平已达很高水平。
证据:。
途径:。
我国原始社会时期已经用船作为交通工具了。
证据:。
途径:。
大汶口原始居民里出现贫富分化了。
证据:。
途径:。
河姆渡原始居民已吃上米饭了。
证据:。
途径:。
阅读下列故事:
编钟的历史
编钟出现在商代,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自宋以后渐渐衰退。
编钟是我国古代的重要打击乐器,因能奏出歌唱一样的旋律,所以被称为“歌钟”。它依钟的大小不同而有次序地悬挂在木制钟架上,用木棰敲击发音,音色清脆、悠扬,穿透力强。
编钟最早出现在商代,当时多为3枚一组,能演奏旋律。商代编钟造型别致,钟柄部分是空心的,并与内腔相通。钟的表面有简单的兽面纹饰。近年来.在殷代大型王室墓葬妣辛墓中,又发现了5枚一套的编钟.可构成四声音阶序列。
西周中晚期,编钟已由3枚或5枚发展为8枚一组,能发出相隔一个小三度或大三度音程的两个音级。当时的编钟经常用于宫廷宴会演奏,被称为“钟鼓之乐”。至春秋中晚期,又增为9枚一组或13枚一组。
1978年,湖北随县城郊的擂鼓墩出土了战国初期的曾侯乙墓编钟.共65枚,被称为我国古代编钟之王,每个钟体上都刻有错金篆体铭文,正面刻“曾侯乙乍时”(曾侯乙作)。
2000年2月,湖北荆州战国楚墓发掘出两套2300年前的大型编钟,各由14件组成,青铜制造.高0.72米。
秦汉以后,在历代宫廷雅乐中所使用的编钟多呈圆形,形制上有了很大改变,且每钟只能发出一个乐音。在经历了500多年黄金时代后,它由兴盛转为衰退。
到了隋唐时期,编钟除在“雅乐”中使用外,还用于隋“九部乐”和唐“十部乐”中的“清乐”和“西凉乐”里,很少流传民间。唐代诗人在作品中曾描绘出编钟声音洪亮、铿锵悠扬、悦耳动听的妙响。
自宋以后,迄止清代,编钟铸造技术鲜为人知,钟乐也渐被淘汰。清代宫廷中所铸编钟,不仅其形制与传统编钟不同,其音律更是相去甚远。
请完成:
(1)编钟出现在商代,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原因是什么?
(2)从编钟的发展史中,你得到哪些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