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欧洲经济缓慢地从欧债危机中恢复过来,这次危机对欧盟领导人的智慧进行了严峻的考验。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降为二等、三等国,他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摘自《世界史》
材料二: 欧盟宗旨:促进和平,追求公民富裕生活,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确保基本价值观,加强国际合作。2012年,欧盟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材料三: 2013年7月1日,克罗地亚正式成为欧盟第28个成员国。
(1)根据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欧洲政治家们担忧“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欧共体成立后,对欧洲产生了哪些影响?简要谈谈欧盟能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级所学知识,你认为欧盟的不断扩大说明了什么问题?
(4)试结合实际,谈谈你怎样去做。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 ……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谈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 两位先生,……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1)依据材料一的四幅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名称。
(2)图三人物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这次运动(革命)的指导思想什么?
(3)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
(4)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
1840年,英国用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列强侵略的不断加深,中国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努力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据此请回答。
(1)“1840年,英国用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这是指哪一场战争?这一场战争之后中国被迫签订了哪一个不平等条约?
(2)“流落天涯四月天,尊前相对泪涓涓。师亡黄海中原乱,约到马关故土捐。”这首诗是对哪一屈辱条约的描述?通过这个不平等条约,我们丧失了哪一块国土?
(3)西方列强的哪次侵华战争使得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4)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血泪史,近代中国的屈辱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了商鞅变法哪一举措? 图二秦灭六国有何历史意义?图一与图二事件有何联系?
(2)分别写出图三中①和②职位名称。地方制度③指的是什么制度? 图四中的“对策”指的是什么事件?
(3)联系秦始皇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边疆等方面活动,用最简洁语言评价秦始皇的功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孔子强调人际关系的根本是要彼此尊重对方的人格。在联合国正门厅挂着他的格言:“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充分体现了他这一思想的世界影响。
材料三:2015年10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伦敦出席全英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年会开幕式。这是习近平和约克公爵安德鲁王子共同为全球第1000所孔子课堂——奥特利尔中学孔子课堂揭牌。
(1)指出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孔子的主要观点。
(2)材料二中孔子的格言成为联合国处理国际关系的行为准则,那么这一“准则”的核心是什么?
(3)结合上述材料,简述孔子学说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和世界文化有何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一中①是什么制度? 图中②是谁继承王位形成的制度?
(2)请分别写出图二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最东和最南的诸侯国的名称。最后完成“扫六合”的是哪个诸侯国?
(3)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初期还有十几个诸侯国,到公元前221年,实现了“四海一”。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