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明辨是非:
(1)学习历史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小明就是一位细心、观察力很强的同学,他在学习中国现代历史中,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等历史名词中都有一个“新”字,他感到有些困惑,请你帮助他分别阐释上述历史名词中“新”字内涵。
(2)有人说,儿童上学是家长和学校的事,家长和学校让上学就上,不让上学就不上,这样的做法和认识对吗?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中国成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观察下图哲理漫画,回答问题:

【注】图一讲话大意:这样顺其自然,无私无畏的治理,国家就没有什么治理不好的了。
图二讲话大意:如果立法严厉明确,犯了法就像跌进这深谷,必死无疑,就没人敢犯法了,地方还有什么不能平治的呢?
图三讲话大意:先亲爱自己的亲人,然后推及到仁爱百姓。
(1)以上三幅图片分别反应了战国时期哪家的思想学说?
答:
(2)今天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体现了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思想,请举一例简要说明。
答:
(3)你最欣赏三幅图片中哪一家的治国思想?请简要说出你的理由
答:

时空隧道: 我们来到秦国,大改革家商鞅正在接受记者采访……如果你现在就是商鞅,你会怎样回答记者们的问题呢?请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12 分):
(1)记者问:你能说说在历史通过改革取得成功的例子吗?(2 分)
商鞅答:
(2)记者问:国家富了,还要使国家兵强,那么怎样才能使秦国军队有战斗力?(2 分)
商鞅答:
(3)记者问:“秦国要想富裕,怎样才能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发展?(2 分)
商鞅答:
(4)记者问:作为国君,怎样做才能加强对地方的统治呢?(2 分)
商鞅答:
(5)记者问:什么让你有如此自信能取得变法成功呢?
商鞅答:

(见下图)2015年1月1日15时,以法国总统奥朗德为首的欧洲各国政要手挽手参加法国巴黎反恐大游行,展现团结一致反恐的决心。

---网易新闻网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在20世纪初,也有一件带有恐怖主义色彩的历史事件,
这一事件引发了哪次战争?
(2)这场战争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是哪次?
(3)试分析这次大战爆发的原因?
(4)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谈谈你对这次战争的认识?

照片是更为直观的历史见证。看下列照片回答相关问题:

结合教材回答:
(1)图一是长征中的毛泽东,在长征中他写了气势磅礴的诗词《长征》,请问什么原因导致红军长征?毛泽东在什么地方重新确立为党的领导核心?
(2)图二是邓小平在实行改革开放后在南方视察的图片,请问实行改革开放是哪次会议所做出的重大决定?这次会议确立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图三被称为是“历史的握手”,它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4)图四是习近平主席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APEC峰会期间的握手,请你认为今天的中美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提一条建议?

材料一:下图所示2014年12月26日贵广高铁正式通车运行。贵阳至广州的列车运行时间缩至4小时左右。成为西南地区最便捷的铁路出海大通道。

-----腾讯新闻网
材料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欧洲中部最大的国家……这里曾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资产阶级在他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马克思
结合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所示交通工具的最初发明者是谁?什么机器的发明和改进,推动了人类进入火车时代?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是什么?请列举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交通运输领域的重大发明。
(3)结合材料一、二、三谈谈你对工业革命的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