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角——蒸汽机,是经验和科学相结合的产物。科学对工业革命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材料二: ……在电力的运用上,电报、电话、电灯、电梯、电影放映机等新兴电器相继问世,电报电话公司.电影公司等企业纷纷建立。
(1)依据材料一,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电报、电话等新兴电器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就?
(3)两次工业革命都出现了新能源,促使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把人类带入了两个新时代,这两个新时代分别是什么?
(4)学习了两次工业革命的历史以后,你有何感想?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措施的调整关乎国计民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耕,地利不尽出……务本于内,废井田,开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通典•食货》
材料二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咬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
材料三 “行之五六年,民间垦辟种艺之业,增前数倍。”
——《农桑辑要》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谈谈当时是如何解决“草不尽耕,地利不尽出”的现象的?
(2)材料二说明唐太宗的何种治国理念?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唐太宗的什么措施体现了这种思想? (1分)
(3)材料三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次改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促进农业发展的共性因素是什么。(1分)
人才问题事关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培养人才和选拔人才事关国家和民族未来,而我国已成世界高端人才流失最大国,令人担忧。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出现与当时的教育有何关系?
(2)汉武帝时代西汉进入鼎盛时期与当时涌现出的大批人才密切相关,试列举两人。
(3)“大唐盛世”人才辈出的原因是什么?
(4)日本历史上两次崛起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其相同的做法是什么?
(5)对于中国的人才流失现象,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历史总是在探索中曲折前进,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午战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材料二:1920~1921年,苏俄遭遇大旱灾,许多人死于饥饿。1921年2月,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甚至提出“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的口号。为此,列宁说:“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材料三:
材料四:当人们回首20世纪时会发现,整个人类都处在大变局之中,各种社会思想的演变、竞争影响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命运,也改变了世界的格局,20世纪的最后20多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复兴之路》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李鸿章反省的是什么事?这件事失败的根源是什么?
(2)材料二中出现的危机后来怎么解决的?试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说明这是一次成功的探索。
(3)据材料三和四回答: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中共出现了什么严重失误?后来所进行的“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指什么?
(4)根据以上材料和问题归纳:探索成功与否取决哪些因素?
时间擦亮了历史的眼睛,让历史照亮未来。边读边想,回答问题。
材料一: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
——《全球通史》
材料二:从1895年到1898年中国对日本态度转变的戏剧性程度,与日本对西方的态度颇类似,失败激起的学习欲望压倒了简单的民族情绪。
——《醒来 110年的中国变革》
材料三:2014年3月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外长记者会上,王毅表示,“至于有人将现在的中日关系与一战前的英德关系相提并论,我想强调的是,2014不是1914,2014更不是1894,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来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来作榜样。”
请回答:
(1)材料一评述的是日本历史上哪一场重大变革?(1分)材料二所述中国由“失败激起的学习欲望”后来转化成了什么实际行动?(1分)
(2)在上述两个事件中,中国与日本之间实现了怎样的角色互换?(2分)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现在的中日关系为什么不同于一战前的英德关系?(2分)
(4)据以上材料分析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条件?(2分)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其主要表现为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文化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等。实现近(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构建知识结构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李小明同学根据14—19世纪上半期西方世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所做的有关西方近代化历程的示意图,请你帮助他完成未填写内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会表述历史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要求。写出图一历史人物在本国历史上的主要贡献。看到图二你能想到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哪一事件?并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一事件的意义。
(3)学习历史最终目的之一是获取感悟,以启迪于今天。通过上述历史的学习及问题解答,你认为正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外来的优秀文明成果?